帝王巡游与北斗的意象关联

来源:公众号 广乘秋时评论

【正文】

古代至少有三位帝王死于巡视九州的路上。一是五帝之一的大禹,死于浙江葬在会稽山。第二个是秦始皇,死在河北沙丘,归葬陕西;第三个是隋炀帝,死在江都,身首异处不知所葬。《剑桥中国史》把中国古代帝王巡视比喻为“狮子在它的地盘上留下气味”,这是个很有趣的比喻。大禹距今太远,他巡视九州过程并无太多遗迹存留;秦始皇巡视足迹的记录则非常明晰,也在各地留存了碑文等。至于康熙七下江南,那更是“气味多多”;乾隆旋踵继之,题诗作文,炫为滥觞。其实呢?外国人也只能联想到此,不能更多。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帝王要巡视,只是根据“域外文化视角”比喻事实。那么说,我就知道?我也是读了古籍《史记*天官书》的一段话才知道:“斗为帝车。”

北斗七星,它是帝王的专用车辆。从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二星做一条直线,北极星在这条直线上。北极星是不是这辆车载着的主人呢?不是。北极星在明清时期对应的是勾陈一,勾陈一是皇帝的第一个老婆,也就是正宫皇后的意思。可是在公元前3942年到公元前1793年之间时,北极星是天龙座阿尔法,中国称为右垣一。也就是大约在夏商换代时期,北极星发生了变化,右垣一被现在的勾陈一取代,后者成了今天的北极星。直到明清时期,勾陈一才最接近北极;现在又在慢慢偏离北极位置,其北极星的位置以后则将被其他星取代。

帝王巡游与北斗的意象关联

北极星总是在换星星,星象对应人事,也就是世间的帝王总是在更换。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老皇帝是天龙座阿尔法,右垣一是东宫太子。后来太子即位,太子失国,太子的老娘勾陈一成了帝星(北极紫微大帝),这中间是不是对应武则天称帝呢?也许有一些牵强。但是星象变化必然对应世间人事变化,这是古人观星授时的基础逻辑。星象的运行规律,也对应着世间的运行法则——北斗载着帝星运行四方,也就是地上的皇帝必须按照天象(星象)表达的那样,坐着车四方巡视。这也是帝王巡视的由来。

乾隆是最后一个巡视四方的集权皇帝,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大禹并不是第一个巡视四方的皇帝。在中国古人观察星象的上古,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是最早被持续观测的。把北斗联想为帝王的专用车辆,它或许至少有近万年的历史。根据北斗的运行规律,上古的帝王制作了“北斗北极历法”,作为授时依据。斗极历不太准确,后来就改为“大火星历”。太阳系有个火星,它是小火星,也叫荧惑,是行星。心宿有个火星,这是大火星,是恒星。火星历是夏历的原始版本,夏历是火星历的升级版本。夏历则是观测苍龙星宿的变化而制作的严密历法,非常先进。随着夏历的出现,北斗的作用也就相对淡化。北斗从前是帝王手里拿的包金权杖,后来就变成帝王坐的车子。

北斗绕着北极星有规律的旋转,对应世间就是帝王坐着车子巡游九州。人的宿命变化,也来自于星象变化的规律总结——尤其是北斗七星的运转规律,对应着人事的荣枯的变化,这是一套根据星象而延伸出来的天命体系。算命源于星象(尤其是北斗七星)观测的规律总结,以星象对应世人的命象,上有星象变化,下有命象变化。所以算命在古代称为“星命”,是天人感应思想的技术运用。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广乘秋时,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4月6日 09:21:17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历史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在戏剧或者画本中,都有杨家将的身影。在《杨家将》中,杨业壮烈殉国,他的七个儿子也被害死了六个。而造成他们死亡的元凶,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潘仁美。在有关杨家将的文学作品中,潘仁美处处刁难杨家,且亲自...
大明十六个皇帝,为何叫十三陵? 历史

大明十六个皇帝,为何叫十三陵?

明朝十六个皇帝,北京的陵墓却是十三陵,缺那仨在哪里。 首先,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于是自己也就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这个地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也不亏一辈子上刀山下火海的重八兄弟。 朱元璋乡土情节严重,南京...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