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主食还是零食?

评论

包谷:主食还是零食?

说明:重庆人很看不起包谷,骂人笨叫做“包谷猪”。联合国把包谷列为四大主粮之一,中国人却当做杂粮,当做饲料,当做零食。包谷当然也可以当菜吃,但将其放在《蔬菜杂说》中全心全意不妥,就单独成篇吧。

包谷的学名叫玉蜀黍,正名是玉米,有的地方又称为珍珠米、四方子、玉溜、大棒子等等。因为玉蜀黍有个“蜀”字,小时候我还以为这是四川原生的。长大了看书,才知道包谷和红苕、洋芋一样,也是明清时代从南美洲传进来的。

虽然很多地方都把包谷当主粮,联合国粮农组织甚至把其列为四大主粮之一,但重庆人始终把它当杂粮。当年发粮票,一半主粮一半杂粮,去粮店买杂粮往往只有包谷。“湖广填四川”后,四川人口猛增到六七千万,靠的就是包谷,还有就是红苕。包谷比红苕好吃,更“经饿”,也更好储藏,在很多地方都是农民的主粮。红苕不是主粮是代粮,或者说只是粮食的替代品。城里人一般只把红苕当蔬菜,或者作为米饭的点缀。包谷是正儿八经的粮食,一斤当一斤,不像红苕那样五斤才算一斤粮。

不能说重庆人不喜欢吃包谷,重庆人喜欢吃的是嫩包谷,是吃起耍,是当菜吃。嫩包谷买来,连壳带谷须一起煮(蒸)熟,啃起来甜迷迷的,有人甚至可以啃上好几个。可惜现在都烧天然气了,没有柴火,不能在柴火里烧。柴火里烧嫩包谷更好吃,除了甜还有香,那烧(烤)得刚刚爆花的包谷,黄亮亮的,有几颗烧糊了黑黑的更好。不管是煮包谷还是烧包谷,步行街上一年四季都有卖的,都可以看到啃着包谷逛街的俊男靓女。

当年,包谷不是拿来吃起耍的,是要顶粮食月供的。农民也不愿(或者说不敢)把嫩包谷拿来这样糟蹋,要让包谷真正成熟了才会收回来。包谷真正成熟了,是烧不熟的,也是煮不泡的。即使能够煮熟,硬硬的,既没了甜味,更没有了香气,咬上两颗,牙齿也遭不住,而且还有一股“生诧诧”的味道,难吃。包谷豆虽然也可以炒来吃,或者做成爆米花来吃,但要当顿,要当粮食来饱肚皮,只能与小麦一样,打成面才行。渝东南酉秀黔彭一带把包谷磨成碎粒,然后煮成包谷饭来吃,也可以当顿,但吃不了几顿就会感觉肚皮气鼓实胀不舒服。渝东北巫山、巫溪一带则将包谷碎粒混合在大米里一起煮一起蒸,比纯包谷饭好吃,但肠胃弱了的人依然不好消化,同样也会气鼓实胀。包谷没有多少“涨分”,那样吃,粮食就更不够。吃几顿可以,长期吃就不行了。

当年重庆城镇居民每月供应22斤半粮,有一半是包谷面。包谷面只能“搞”羹羹来吃。包谷羹羹“搞”好后多放一阵,就成了面糊。“搞”的时候也可以弄成砣砣,可以称其为包谷汤圆。包谷的粘性不好,即使专门煮包谷汤圆,那汤水也会成为包谷羹羹。北方人喜欢喝包谷羹羹,包谷羹羹下馒头,是他们的最爱。重庆人喝包谷羹羹,总觉得满口钻,就要用诸如榨菜之类来下。或者在“搞”的时候就放一些菜叶肉末之类进去,吃起来可以让人的嘴巴多一个味道,有一个嚼头。

包谷面也可以用来做包谷粑。包谷粑可以蒸来吃(如果做成馒头样子就叫窝窝头),但重庆人还是喜欢烙成饼来吃。我进望江厂后,饭堂天天中午都有烙的包谷粑卖,一两粮一个。才从农村回来的人,饭量都大。几个一起进厂的知青打赌,看谁吃得多。我已经吃了4两粮的饭和一个2两粮的馒头,竟然一口气又吃了12个包谷粑,把他们全都骇一跳。

文革时期时兴吃忆苦饭,那时的忆苦饭就是包谷羹羹或包谷粑。某厂两派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终于在两天两夜之后达成“协议”,宣布“大联合”。谈判代表饿得头昏眼花,却依然不准离开会场。主持谈判的军代表宣布,为了纪念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请大家吃一顿忆苦饭。食堂师傅已准备好“四菜一汤”,接到军代表的命令,又去煮忆苦饭。忙乱近一小时,才将忆苦饭送上。那是几大盆包谷羹羹,又干又香,加了些青菜叶子、芽菜颗颗、榨菜丝丝在里面,好吃惨了。谈判代表狼吞虎咽,几下子就吃得一干二净。军代表是农村来的,见了很是气愤,把食堂师傅拉来训了一顿:“这是忆苦饭吗?我们在农村过年过节也吃不到!”忆苦饭吃完,再上“四菜一汤”。面对那红烧肉、回锅肉、烧白之类,谈判代表全都摇头,几乎动也没动——那包谷羹羹已经满到了喉咙管,哪还能再装东西!几年前,我遇到当年的一个谈判代表,虽然已经年过古稀,说起往事,依然还说:“那忆苦饭真的好吃!”

还有一个故事:某校成立“革委会”,两派都请来了很多“战友”,其中一派把郊县农村的“战友”都请来了一大桌。照例是先吃忆苦饭。学校饭堂小,师傅们三天前便忙起,做了几大筐窝窝头,包谷面做的,加了些菜叶子在里面,于是黑不黑黄不黄的。城市崽儿咬一口,觉得割喉咙管,便丢在桌子脚。农村来的“战友”吃得津津有味,见到处都丢起,好可惜。于是将衣服脱下来,做成口袋样子,将那窝窝头全捡起来,装起拿回家。城市崽儿觉得脏了自己的“班子”,不许他们捡。一吵一闹,一推一搡,竟打了起来。农村“战友”将就那窝窝头作武器,掷到城市崽儿身上、脸上,那身上、脸上便糊上一层包谷面。随后,农村“战友”扛着“战利品”,凯旋而归。这个故事是听来的,不敢断定其真实性。

前不久,有邻居买了些嫩包谷回来,推成包谷汤圆面,给我们送了一包来。老婆没有当过知青,不知道怎么吃,放在冰箱里。昨晚被我看见,便取了出来,今天早上我起来煮,哪知煮成了包谷羹羹,里面也有砣砣。我用瘦肉丝、榨菜丝下。没想到多年没吃,味道竟然不错,好大一碗都被我吞下,胀得我肚皮鼓成大将军。真的享受!真的安逸!忍不住就写了此文,以作纪念。

附言:虽然我国南方北方都能够种植包谷,虽然包谷种植面积逐年都在扩大,虽然杂交包谷的亩产量还在不断创新高,但我国依然要大量进口,年进口量动辄就达两千万吨,仅低于大豆。据说,进口包谷主要用于饲料。事实上,如今几乎所有的超市都有新鲜的美国包谷卖,一个好几元钱,可以买来煮或蒸,吃起耍而已。)

公众号:重庆乱弹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31日 22:44:42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