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度数”如何讲求?

来源:公众号 卿竹解读儒家经典评论

“名物度数”如何讲求?

“名物度数”这个词语在《传习录》中出现过5次,不是太容易理解。百度的解释是“鸟兽草木之物皆有名,礼乐刑政之度皆有数,所谓名物度数,就是指我们常说的各种学科技能。”这种解释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全面,心里面的“名物度数”内涵范围应该更广泛。

《传习录》67条:

问:“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

有学生问,“名物度数”是否应该讲求呢?

我们来看先生回答,“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这句话内涵非常丰富,前提是如何“成就自家心体”呢?只有做“格物致知”“慎独”“戒惧”“致良知”的功夫,从“正”自己的“心念”上着力。“则用在其中”,这里先生是说“名物度数”是“用”的层面,不能说先生不重视“名物度数”,但必须是先来“成就自家心体”,先做到“反求诸己”。

先生接着说“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这里先生和上面讲的同出一辙,只是换了个说法。“未发之中”说的是“成就自家心体”,而“发而中节之和”则是说“用在其中”,这里进一步强调修心的重要性。

假如不能“反求诸己”,从修心上下大功夫,而是先去讲求“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自己的心,与自己的“良知”有什么关系呢?只是用来点缀,装点门面罢了。我们不得不说,“功名利禄”“外来诽谤”在先生眼中,自然也是“名物度数”的范畴,与自己的心没有丝毫的关系。

当然“名物度数”也不能全然不理会,牢记一条即可,如古书《大学》中说的“知所先后则近道”,“内求诸己”为先,“名物度数”为后,修得自己心中只有一个“仁”字,心存“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之念,则自然“近道”。阳明先生做到了,我们也在踏踏实实走近。

作为圣人,如阳明先生,首先求得的是“道”明,“本体”明,圣人也不是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也只是本体明了,更不必尽知。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孔子也是如此,每次到太庙祭祀,不懂的的地方也会亲自问清楚。

所以我们后人,不要神话圣人,更不要迷信圣人,圣人明就明在一个“天理”,明就明在一个“良知”。只是圣人做到了“尽心知性”,而我们普通人却是走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圣人的现在,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未来,我们需要的信心,是坚持。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卿竹解读儒家经典,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4月6日 09:24:06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杂书.记缘(一) 最早遇到的两本文学书 国学

杂书.记缘(一) 最早遇到的两本文学书

少年时缺书读,抓住什么读什么,只要是书,再低再俗的也不放过,高级而不懂的就硬啃,就像青黄不接时对付饥饿的肚子,碰见香的好吃的固然狼吞虎嚥,对粗糠野菜也不会嫌弃。多年下来就形成爱读烂书旧书癖书怪书的脾气...
易经最重要的道理,就这两个字 国学

易经最重要的道理,就这两个字

很多人都想追求成功。患得患失者有之,不择手段者亦有之。 然而易经却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去获得成功,而是要做到“无咎”。“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那么,这两个字当中究竟蕴含了什么...
神仙打架怪力乱神的世界——先秦奇书《山海经》 国学

神仙打架怪力乱神的世界——先秦奇书《山海经》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山海经》之“海外南经” 冬天在瑞士爬雪山,沿途穿过高大的松树林,...
以毒攻毒:古代高人的智慧 国学

以毒攻毒:古代高人的智慧

治理社会上的事情,不可拘泥于书本上的经验。古代就有很多高人能臣,很好的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唐朝时,有位大臣叫做雀安潜,他被任命到西川任节度使,当时的西川也就是现在四川。当时四川境内盗贼猖厥,泛滥为患,...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