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范进“中”举?在古代没点好运气根本别想当官

评论

为什么是范进“中”举?在古代没点好运气根本别想当官

“我中了,我中了!”

当范进听说自己终于中举了之后,竟然喜得发疯了。

有意思的是,注意范进用的词语是“中了”。

而不是说我考上了。

我们现在读书,一般都是说,我考上高中了,考上大学了,考上研究生了。

中了,是古人普遍的一种说法,进了学叫中秀才,乡试上榜叫中举人,通过了殿试叫中进士。

什么叫中了,中了彩票,中了奖,说白了就是运气。

在古人看来,想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其中的运气成分很大。

远的不说,就说说明清两朝,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通过层层考试才能步入仕途当官。

之前看到有人在网上提问,既然古代只需要考四书五经,是不是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通过科举考试。

这种想法着实幼稚,很明显低估了科举了难度和古人的智慧。千万要记得,古人只是生产力不发达,不是比我们今人更笨。

这个提问,就好比原子dan的原理大家都晓得,可就是没几个国家能造出来。

古代的科举考试非常难,任何一个朝代都是。

对于明朝和清朝的读书人来说,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谓的滚瓜烂熟是说,随便抽出其中一句,你立马能说出这是哪本书中的哪一章哪一节,这一句的前一句是什么,后一句是什么。

要是记忆力不高或者下不得苦功背书,尽早断了科举的念想,老老实实在家放牛种田才是正事。

另外,还要写得一手好八股文,才有资格进考场。

什么?八股文写得不好还想进考场碰碰运气,那你等着挨考官的板子吧。

如果一个人天资又高,又下得了苦功读书,写得一首好八古文,是不是就一定能考中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呢?

不一定,只能说概率更大些。

明清两朝,八股大家,也就是八股文写得很好受到公认的文人学者却没有科举通关的人有很多。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牛吧,他不仅志怪小说写得好,八股文章也是拿手。十九岁应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均名列第一,中了秀才。

但是后面考了几十次乡试都没能中举人,直到七十一岁才援例补了一个贡生。

还有的考中了举人却考不上进士,更可怜的是终身连一个秀才也考不上。

为啥会这样呢?

原因一,名额有限。

先说秀才,清代全国各府县都有秀才名额,且一般都很固定。如陕西延安府每届应入学几个秀才,直隶顺天府每届应入学几个秀才等都有定额。

由于各地文化程度、经济条件、读书人数量不一样,考中秀才的难度就不一样。

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江浙一带,考秀才的童生少则上千,多则数千人。

名额只有几十个,这竞争很激烈了。

如果你生在江浙,书背得不错,八股文也写得好,但是不好意思你落榜了,因为好文章太多了把考官的眼睛都闪瞎了。

相反你生在西北偏远省份,那文化落后,读书人少,你的八股文只写了个破题,就把你取为秀才了。

秀才还只是最基本的功名,等到了乡试考举人,也是有名额的。通常来讲,一个省的举人录取名额一般只有一百零几人或几十人。参加乡试的秀才有一万多。

几乎是百里挑一,而且是秀才中间的百里挑一,精英中挑精英。

考试中你发挥的很好,八股文做的如同花团锦簇一般,但是大家都很好啊。

还有,每次乡试主考官只有正副主考两名,加上临时调来的阅卷官总共十几个人看卷子。

一场考试上万份卷子,每份卷子三篇八股文,平均下来每个阅卷官每天要看六七百份卷子,仅两千篇文章,工作量非常大。

阅卷官喜好、性格、责任心都不同,有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阅卷官看不懂,或者看不入眼,随手给个批语扔到废纸篓里,根本送不到主考官面前。

运气不好的,遇到这样的阅卷官,文章写得再好,也没用,只有下次再来。运气好的,主考官从废纸篓里淘出来,便死里逃生。

过了乡试这关,到了首都会试,名额那么少,又是和全国的精英竞争,那难度就更大了。

原因二,考官不识货。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好与不好,判断的主观性很强。

你的文章写得好,但是考官不一定认为好,不一定识货。

范进为什么直到五十多岁才考了一个秀才,不是因为他才学不高,文章不好,完全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考官。

直至遇到周进,看范进的卷子到第三遍,感叹:“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真才!

范进考中了秀才之后,顺利中举,后面又中了进士当了大官。

按说中举人,中进士都比中秀才更难,偏偏范进就被困在第一关,蹉跎岁月多年。

连周进本人也是如此,多年连秀才也考不中,遇到好心人捐钱买了一个监生的身份进乡试的考场才得中。

清代有个叫韩菼的礼部尚书,少时家里很穷,读书非常用功,但是他写八股文的风格和别人不一样,一开始不被别人所接受,参加考试被考官认为不通,不予录取。

其文章还被拿出来贴在墙上作反面教材,别人都嘲笑他。

后来他的文章被大官徐乾学看到,认为这是“盛世元音”,于是时来运转,参加乡试中举,随后殿试考了第一名,钦点状元。

所以,古人参加科举考试,能不能考中,运气成分是很大的。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奇葩原因,什么不小心玷污了考卷,忘了避讳,题目刁钻,考官贪腐,卷入科举舞弊案等等。

真乃时也,命也!

公众号:苏南的读书笔记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4月25日 10:27:35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历史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本章上半截内容是孟子以社会分工论去驳神农家许行的“人人都得种地”这一绝对同工种论调。孟子非常巧妙的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社会分工本身的合理性+道德圣人模范权威加持,论述驳斥得十分漂亮。 孟子的话里有这...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