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一直是地广人稀和人力资源紧缺

来源:公众号 苗青滨海新区财经评论

2021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中国古代始终处于地大物博、但地广人稀的状态,人口的大量增加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所以中国古代特别重视人口增长和粮食问题。

2021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由此很多人才理解“人”是这个社会的战略资源,他们即促进生产、也拉动消费。而我们的中华大地,虽然一直以“地大物博”著称,但同时人力资源其实并不“富裕”,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始终称得起是“地广人稀”,这主要是与古代粮食总产量有关。以下就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人口和粮食情况。

由于古代中国的生产力落后、粮食总供给不足(全世界均是如此),中国古代的人力资源始终处于“紧缺”状态,因此历代王朝都重视人口管理、人口增长,民间也有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等观念。自秦代,中国人口的官方统计连续且详实,尽管由于古代社会管理水平有限,人口统计存在漏统、瞒报,但现有数据已足够我们做分析研究了。

首先,中国古代直至北宋前(公元1200年以前),地广人稀的情况大致相当于今天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水平。在南北宋交界时期以前的2000多年里,历代王朝实际控制区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中原地区,往北到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往南到长江流域地区,大约是200多万平方公里。在北宋之前,该区域内人口峰值从未超过6000万人。在当代社会,加拿大国土面积990万平方公里,适宜居住的是100多万,现有人口约3800万;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70万平方公里,适宜居住的也是100多万,现有人口约2600万。

其次,从南宋至清代中国人口跃上1亿和4亿台阶,人口密度虽有增加,但不算拥挤,仅相当于当代美国的水平。特别是清代,实际控制区域较之前有很大的拓展,其中除西藏、新疆、蒙古以及居住人口极少的东北地区,其它区域大致有400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在清末约4亿。而在当代美国,国土面积约940万平方公里,剔除山川、沙漠、高纬度地区,已开发的适宜居住面积与清代相似、人口约3.4亿。所以说清代的人口密度,仅与当代美国的水平相当、远远不及当代欧洲的水平(大约相当于欧洲人口密度的50%吧)。

当然,由于清代时生产力较落后、工商业不发达,人口“暴增”也曾导致局部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地区发生粮食短缺、争地械斗、人口出海谋生等情况。但总体来说,当时中国还远未达到人口稠密、社会资源无法承载的程度。

清代之前的中国人口,还总出现大幅度波动,主要是受长期气候周期变动、自然灾害、疾病瘟疫、战争动乱等影响,以及因战乱造成的人口统计遗漏。但即便是在长期安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限制,地广人稀局面也始终未打破。

古代中国一直是地广人稀和人力资源紧缺

1、战国至秦代,人口大约有3200万。经历秦末战乱至汉代初期,人口下降到约1500万。

2、西汉,人口增加到6000万。经历王莽动乱至东汉初期,人口下降到约2100万。

3、东汉,人口恢复到5700万。经历汉末战乱、瘟疫至西晋初期,人口下降到约1600万(可能存在漏统)。

4、南北朝至隋代,人口从南北朝初期的约2500万(包括南朝和北朝的人口)增加到隋炀帝时期的约4600万

5、唐代,人口再增加到5300万。经历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战乱至宋初,人口下降到约1700万(可能存在漏统)。

6、北宋,人口恢复到4700万。之后,经历北宋灭亡的战乱,人口又有所下降。

7、南宋和金时期,人口增加到9000万(包括南宋和金的人口)。

8、元末,人口约有7000万。经历元末战乱至明初,人口下降到约4000万(其中北方地区仅约1000万)。

9、明永乐时期,人口恢复到6700万,再到明末超过1亿。经历明末战乱、瘟疫至清初,人口下降到约5000万。

10、清道光时期,自明代末期之后的不到200年里,人口从约5000万增加到约4亿。

关于养活人口的粮食:一定规模的人口就必须有足够的粮食,粮食总量必然与耕种土地面积、单位产量这两个“变量”相关。因此,一是要靠疆土面积扩大、耕种土地的增加,特别是南宋对长江以南的开发,以及清代疆土的扩大;二是要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包括水利建设、农具改进、畜力使用等,但主要还得依靠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这里有一个常识问题:在几千年时间里,中国农业生产中尽管有水利建设、农具改进、畜力使用等积极因素,但主要的粮食作物如小米、小麦、水稻等,土地单位产量并没有特别大的增加。如果没有新的开垦土地,粮食总产量就不会有大的突破,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自然不会有较大增加。这就是中国古代人口瓶颈很难突破的根本原因。

这里给现代中国人关于粮食问题的启示:在粮食种植技术未出现“飞跃”的情况下,供养人口还是要靠寻找新的可开垦土地。如果我们放眼全球,其实还有很多可开垦土地,完全可以要“走出去”寻找!

而在中国古代,对应人口密度增加所需要的粮食产量扩大,主要是依靠农作物品种的改善,大体有以下四种。

一是新品种水稻。水稻是古代中国人最先培育的传统农作物,但在北宋时期引入了原产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因其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促进了中国水稻土地单位产量的提升。同时,南宋时期开发长江以南地区,双季稻、稻麦两熟农业生产得到推广,才使中国人口冲上1亿人台阶。

二是玉米。原产于美洲,随西方地理大发现在明代中后期传入中国。它的特点是种植限制少、耐旱、高产且用途广,除可以食用外,果实和秸秆都能用作饲料。自清乾隆年间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山区大量推广种植玉米,从而促进了这些粮食低产地区人口的增加。

三是番薯(山芋)。原产于美洲,随西方地理大发现在明代中后期传入中国。它适应性强且抗旱、抗蝗、抗风,种植简单、高产稳产(土地单位产量可增加10倍),并且味甘、耐饥。在清乾隆年间之前在南方快速推广,之后因民间发明了番薯越冬储存法(窖藏法),北方地区也开始推广种植。

四是马铃薯(土豆)。也是原产于美洲,传入中国的时间晚于玉米、番薯,在全国推广种植是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它也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且营养全面、口感较好。主要是在中国北方、西南的气候寒冷地区种植,发展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总之,正是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在清代推动中国人口从1亿人越上了4亿人的台阶。同时,清代人口“暴增”还有税收方面的因素,即“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它标志着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丁税)被正式废除。中国百姓生育人口从此没有了税收负担,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在清道光年间达4亿、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40%。

从本文内容可以看到,社会人口增长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多领域综合研究。但不论如何,推动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素质的提升,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加,都是我们人类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苗青滨海新区财经,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5月1日 22:07:54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一把不起眼的象牙筷子,导致商朝的灭亡 历史

一把不起眼的象牙筷子,导致商朝的灭亡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在中国的城市中,郑州是一个特别的城市。 因为它巧合的,完整覆盖在3500年前的商代遗址上。 这在中国大城市里不多见。 它及周边区域保留并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甲骨文,让我们知道了一个真...
一念之善 得佳城更得麟儿 历史

一念之善 得佳城更得麟儿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旺丁不旺财,旺财不旺丁,可是对于李守忠而言,是丁财两不旺。李守忠本来有个儿子,叫做自立,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因为饿殍遍野,加上疫疬流行,染病身亡。只留下一个孙子李过,孤苦伶仃,勉强度日...
为什么李自成家的祖坟倒了大霉 历史

为什么李自成家的祖坟倒了大霉

明末崇祯时期,李自成登高一呼,揭竿而起。原因就是被砸了饭碗,他曾经是一个驿卒,也就是邮差。李自成暗下决心,谁砸了我的饭碗,我就搅乱他的江山。有人出班向崇祯奏道,国之西北有王气,如果派人把李自成家的祖坟...
汉书笔记:东汉建立的远因可能是一次大姨妈 历史

汉书笔记:东汉建立的远因可能是一次大姨妈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笔记之一】 本传讲述了景帝的十三位儿子的生平,他们都被封王。 十三位王由六位母亲所生。具体子系详见上图。 其中有两位母亲比较特殊。 其一,王夫人,她是王皇后的妹妹。合理推论...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