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评论

在戏剧或者画本中,都有杨家将的身影。在《杨家将》中,杨业壮烈殉国,他的七个儿子也被害死了六个。而造成他们死亡的元凶,想必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潘仁美。在有关杨家将的文学作品中,潘仁美处处刁难杨家,且亲自射死了杨七郎,还与辽国人有勾结。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杨业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这是潘仁美,不是潘美

潘仁美在历史是有原型的,叫潘美。很多人是十恶不赦的大奸臣,甚至有人认为他比曹操、严嵩还要坏。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的第一开国功臣之一,对宋朝的贡献远大于杨业。其地位在宋朝,与徐达、常遇春于明朝别无二致!他有勇有谋,富有将才,且有一颗善良的心,与奸臣这一形象完全不相符合!沦为如今的境地,实在是比窦娥还要冤。而且也没有“六月飞雪”来给他昭雪。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简单说一下潘美的人生经历。他从小生活在乱世,却少有大志。曾对自己的好友说,“作为大丈夫要有一番作为”。他后来也的确做到了。

后周时期,潘美与赵匡胤一齐为当时的周世宗柴荣办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柴荣死后,留下七岁的儿子即位。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孤儿寡母的皇帝位置。当时在皇宫,赵匡胤一行人发现了柴荣的两幼子。以赵普为首的一行人都劝赵匡胤把那两个几岁的孩子杀了,以免夜长梦多。但赵匡胤还算有点良心,说自己夺了孤儿寡母的位置,不忍心再把柴荣的儿子杀了。

赵匡胤突然发现潘美一直一言不发,就询问他的意见。潘美说:“如果我去陛下(当时已经黄袍加身了)把那两个孩子杀了,那就对不起先huang柴荣;如果我说留着他们,陛下肯定会怀疑我的忠诚。”翻译过来就是最好不要杀,赵匡胤也听取了他的意见,没有杀掉那两个孩子。后来潘美抚养了柴荣的其中一个孩子,并视若己出。赵匡胤知道,但也当作无事发生。可见,潘美实实在在有一颗善良的心。赵匡胤不想杀R,肯定不只是只是因为善良——真善良还去造反?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政zhi因素。但潘美,他劝赵匡胤不要杀掉那两个孩子,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担上被新皇帝猜忌的风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既是善良,也是勇敢。幸运的是,赵匡胤也没有在意这件事。

赵匡胤刚继位,并不能服众,很多人都不服他。有一个叫袁彦的,在赵匡胤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就与他不对付。于是赵匡胤登基后,就派潘美去游说袁彦服从新皇帝,实在不行就把他杀掉。潘美不带任何军队,独自一人前去见了袁彦,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在之后,潘美就带着袁彦亲自来拜见了赵匡胤。赵匡胤很高兴,本来以为要杀掉袁彦,潘美却让其服从了自己,实在是意外之喜。

之后宋朝统一中原,潘美功不可没。参与了很多战役,甚至亲自带兵灭掉了南汉,平定江南,还灭掉了当时的南方第一大国南唐(李煜就是那里的皇帝)。可谓功不可没,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但之后,倒霉的就来了,可以说这是潘美一生中最大的污点。那就是宋太宗时期对辽国的战争,当时指挥官是曹彬(和潘美一样都是开国元勋),潘美其实不是一把手。当时指挥官曹彬指挥失误,大军开始撤退。潘美没有第一时间听取杨业的建议,有一些犹豫不决。杨业说自己可以带着几百人去吸引辽军的主力,希望潘美能够在陈家谷设下埋伏,以此全歼刘军。潘美本来是答应了,但王侁传递了错误的情报,让大军以为辽军已然败走,于是众将士就开始撤退。潘美一个人阻拦不住,再加上轻信了情报,就带着大军撤退了。杨业将辽军引来后没了支援,被迫带着几百人以身殉国。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宋太宗对此大为悲痛,将潘美连贬三级,不久后恢复。但潘美对杨业之死非常愧疚,不到一年便去世了,享年67岁。皇帝亲赐谥号为“武惠”。

纵观潘美一生,除开对辽战争以外毫无败绩,对,宋朝的贡献比杨业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却因为一场战争的失利“遗臭万年”。《杨家将》这部文学作品是明人写的,我个人严重怀疑那个人的脑子有点毛病,或者说与潘美有仇,把他丑化成那样……诚然,杨业的死亡,潘美的确有一些责任,但他的撤退也是迫不得已。最多也就算是犹豫不决,但作为主将,总不能为了杨业和他手下的几百人就致整个大军不顾吧,当时情报错误,大军撤退也是情有可原。并且潘美在杨业死后,也一直自责。甚至因为自责搞垮了身体,不到一年就死了。潘美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简直是比窦娥还要冤枉。开国功勋成了乱臣贼子,这就是舆论的作用。

《宋史》上记载:潘美素厚太祖,信任于得位之初,遂受征讨之托。刘鋹遣使乞降,观美所喻,辞义严正,得奉辞伐罪之体;则其威名之重,岂待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门而后见哉?二人(潘美、曹彬)皆谥武惠,皆与配飨,两家子孙,皆能树立,享富贵。而光献、章怀皆称贤后,非偶然也。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岂无意哉?

一个臭名昭著、人尽皆知的反派奸臣,却比窦娥还冤

朱元璋也对其评价极高:“如汉陈平,宋潘美皆结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意思是说,潘美的功绩是足以被后人立庙祭祀的,这是多么高的一个评价!

所以,评价一个人要有严谨的态度,不然我们就会曲解历史。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作者:杨毅持 公众号:你未听说的历史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3月18日 22:19:26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历史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本章上半截内容是孟子以社会分工论去驳神农家许行的“人人都得种地”这一绝对同工种论调。孟子非常巧妙的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社会分工本身的合理性+道德圣人模范权威加持,论述驳斥得十分漂亮。 孟子的话里有这...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