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乱曾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悲剧

评论

我们都知道古代气候周期、农业生产水平对人口规模的影响,不过毋庸置疑,对中国古代人口影响最大的还是战乱和冲突,或许就是“多难兴邦”吧!有西方学者曾用可量化的方法对古代战乱造成的人口损失做如下分析。

在人类历史上,大规模战乱和社会冲突会曾造成人口大量损失、生产极大破坏,甚至对一些民族是致命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样的战乱尤其严重、损失和破坏巨大,好在中华民族“血脉”未断,在某种程度上还丰富了民族精神、刺激了新的发展,或许就是所谓“多难兴邦”吧!

如要比较历史上、全世界战乱和冲突所造成的损失,难点是每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人口规模都不同,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较。因此,有哈佛大学历史学家用西方人习惯的可量化比较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列举了造成人口损失最严重的“全球18次战乱和冲突”。

具体来说,他是以1940年代初(二次世界大战前)全球26亿人口为基数,对比历史上发生战乱和冲突时的全球人口(估算值)、算出比例,再将每次战乱损失的人口放大比例,看如果“在当代相当于损失了多少人口”!由此列出全球损失最严重的18次战乱和冲突,当然只是一个很不全面的清单。

在这全球18次战乱和冲突中,中国占三分之一,且排名都靠前。还有一个指标很重要,就是损失人口在当时“地区全部人口”中所占比例,也体现出战乱和冲突的惨烈程度。在这个指标上,中华大地的战乱尤为突出,显示中国古代很多战乱的损失都非常惨重

1、世界上损失最惨重的战乱竟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玄宗末年的一次内战,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大家都非常熟悉、不再赘述。

从世界范围来看,安史之乱前,全球人口估算有2至2.5亿,唐帝国占接近三分之一、有6000万(也有估算接近8000万)。安史之乱中人口损失了3000万至4000万,即当时中华大地人口损失了约50%。如拿当代(二次世界大战前)人口规模做比较,相当于损失了4亿人!远高于二次世界大战的7000万人损失,它是世界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战乱、当之无愧!

安史之乱给人口和经济造成的损失确实很大,唐代诗人杜甫的著名诗歌“三吏”、“三别”,就记载了其间百姓的苦难。安史之乱后,世界上曾极度繁荣、富裕的唐帝国就一蹶不振。但也是依仗唐帝国“家底”雄厚,经历惨重破坏后还能延续100多年(稳定期至少100年),也是一个奇迹!

很多专家也提出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副作用:战乱发生具有极大偶然性,然而发起者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西域胡人”,因此,受到巨大伤害的汉民族自然会强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意识。或许,这就是自唐代之后中国日趋走向封闭的原因,中华大地已无法再现唐帝国的“开放包容”了

2、“明末战乱”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损失!

明王朝的人口统计一直“不靠谱”、没有准确数据,官方记录全国人口不过几千万人,但专家普遍估算应已超过1亿。明末的社会动荡,再加上1650年前后,正是中华大地历史气候周期中极寒的“冷峰年代”,寒冷加剧了灾荒、瘟疫、战乱,经过几十年动luan,到清顺治年间的稳定期人口已不足4000万、损失了6000万,即当时中华大地人口损失接近60%。

在1600年前后,西方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全世界的人口还没有出现暴增,全球人口估算有6亿,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相当于损失了2.5亿人(哈佛专家估算是1亿人,明显是低估了),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

中国古代战乱曾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悲剧

3、“太平天国运动”给人口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

在18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破坏极大,经济和人口损失非常惨重(捻军也破坏了北方很多地区),一般认为人口损失超过5000万人!如果包括各种间接人口损失,有些专家认为达到7000万至1亿。不过好在当时全中国已有4亿人口,损失15%至25%,尚不会影响民族根基,这或许是现代人感受不到这次战乱惨烈的原因吧。

在1850年前后,全球人口估算有12亿,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相当于损失1至2亿人(哈佛专家估算是4000万人,明显是低估了),足见其对中国南方的社会、经济破坏之严重了。

4、对中原大地破坏极大的还有“蒙古灭金之战”!

在1200年左右,蒙古铁骑席卷了世界,也是破坏极大的战乱。哈佛专家按照西方习惯把这个过程分为蒙古人“东征”、“西征”两部分。其中,对中华大地造成巨大破坏的是“蒙金战争”(1211-1234年),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用了23年,分四次大战,最后通过与南宋联合才并吞金朝,过程非常血腥、惨烈,给中原地区人口造成极大损失。

据估算,当时占据中国北方的金国,鼎盛时期人口约5000万,经过多年战乱,在蒙古灭金后,只剩下不到2000万、损失了3000万,北方地区人口损失超过60%。特别是几百万女真人几乎被蒙古人杀光了!而在1200年前后,全球人口估算有4亿,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就相当于损失了2亿人,这个时期的华北、中原大地真是人间地狱呀!

至于蒙古人“西征”,西方的民族损失更惨重,因此记忆深刻、统计较详细,哈佛专家估算损失了4000万人,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相当于损失了2.8亿人,比蒙古灭金之战还要惨痛!

5、哈佛专家“忽视”了“汉末战乱”的惨重损失。

在全球18次战乱和冲突中,有公元3世纪的“罗马帝国衰落”这次战乱,这个过程大约损失了800万人,而当时全球人口估算约2亿,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就相当于损失了1亿人,哈佛专家将其列入榜单的前10位。

但他疏漏了,与罗马帝国衰落同一时期,在中华大地正好是“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时代,此时中国正处于气候大周期的寒冷期,灾害频发、瘟疫流行(估算死亡上千万人),并由此引发汉王朝颠覆、国家fenlie,之后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即从公元190至590年,整整400年的大动luan、大分裂时代。这一时期战乱频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东汉鼎盛时期人口约5700万,“三国归晋”时即便考虑人口散落无法统计因素,最多剩下2000万人,人口损失超过60%、相当惨烈!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损失是同时期罗马帝国衰落的3倍多,相当于损失了3亿人。

当然,哈佛专家考察、研究战乱和冲突的角度,和我们会有所不同的,在他的名单中,有一些中国之外的重大冲突,中国人认识不多,例如:

一是美洲原住民被西方殖民者“灭绝”,在15至19世纪的500年间,美洲的原住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因为冲突和传染病,损失了至少2000万人,而在1600年时全球人口估算有6亿,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相当于损失了9000万人

二是从7世纪开始的“中东奴隶贸易”(持续了1000多年)、从15世纪开始的“非洲奴隶贸易”(持续了500多年),分别损失了至少1800万人,如与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人口规模做比较,都相当于损失了1亿人左右,这个过程也都是非常残忍和血腥的。

最后总结:与自然环境的挑战相比,战乱和冲突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它们对我们的美好生活造成巨大威胁。正如元代诗人张养浩在他饱经沧桑的晚年(1329年)做了一首元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说:“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得太好了,让我们珍惜和平吧!

作者:苗青 公众号:苗青滨海新区财经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4日 18:32:22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历史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本章上半截内容是孟子以社会分工论去驳神农家许行的“人人都得种地”这一绝对同工种论调。孟子非常巧妙的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社会分工本身的合理性+道德圣人模范权威加持,论述驳斥得十分漂亮。 孟子的话里有这...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