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日食预测失误

来源:公众号 山石新风评论

唐代相比秦汉,天文历法以及观测工具的进步,带来了更准确的天象预测,日食这样的灾异也能更精确的知晓并举行仪式来禳灾。

唐代小说家刘餗甚至记载过太史令李淳风以自己的生命和唐太宗打赌预测日食,并分毫不差的故事。

不过即使如此,相比现代的精密测量而言,唐代就显得相形见绌了,同样的,日食的预测也必然存在着失误。

之前的播客中讲过,汉武帝封禅泰山遇到彗星灾异,而太史令等为了避免汉武帝脸上无光,发明了“彗星乃上天感皇帝恩德所赐”之类的话术,成功的让汉武帝龙颜大悦,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唐代日食预测失误

唐代的太史令们就更加老油条了,包括天文官员在内,朝廷的文官们也聚在一起,发明了“贺太阳不亏状”。

张九龄,唐代的名相和诗人,便曾经写过一篇文采飞扬的“贺太阳不亏状”。

文中称:依照历法,最近本应有能完全覆盖太阳的日全食发生,不过今天司天台和文武百官们亲眼所见,太阳没有缺一分一毫。

张九龄认为,日食是根据日月的轨迹而预测,没有道理说本来预测的日食失准,因此这必然是皇帝听说日食即将发生之后,每日斋戒,内外宽仁,圣德感动上天,日食便没有发生,实在可喜可贺。

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次“贺太阳不亏状”,写《师说》的文学家韩愈,大诗人白居易等人都曾经写过,内容也大差不差,都是因皇帝敬畏天道,勤修德行,因此日食没有发生。

唐代日食预测失误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既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又能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古代政治中,日食常被文官们用来劝谏皇帝勤俭爱民,而既然皇帝敬畏天道,也做了勤俭爱民的事情,那么用“贺太阳不亏状”奖励一下皇帝自然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然了,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后世人眼中就不那么光彩了。

宋代的司马光评论道:日食没有应验,分明就是太史令的过失;结果最后君臣相贺,其乐融融,是对天道的蔑视。把这种偶然的失误丧事喜办,是小人的谄魅之词,连宰相都成了这种小人,是对君王的蔑视。上侮辱天,下侮辱君,令人痛惜。

唐代日食预测失误

无论如何,这就是唐代的日常,也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这些文人雅士鲜活的另一面,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山石新风,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9月9日 11:09:20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看看刘统勋兄弟娶了谁家的女儿 历史

看看刘统勋兄弟娶了谁家的女儿

以东阁大学士刘统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为代表的清爱堂刘家,累世从宦,名人辈出。清爱堂刘家能成为著名的世家望族,门当户对的婚姻往来其实是重要成因之一,从刘统勋兄弟婚姻,我们也会找到答案。 刘统勋父刘棨,共...
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 历史

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

你我常人,很难理解历史中的一个现象:在太平时代,登基的那个新皇帝,在他的兄弟们中,往往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个人,甚至很平庸。 那老皇帝与宰相们是傻子吗?为什么不立最贤能的那个皇子当太子去接班? 1、 看《...
被骂千年的桑弘羊到底冤不冤? 历史

被骂千年的桑弘羊到底冤不冤?

今天要讲的这位人物,很难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判他。 尽管,在当时,他为汉武帝立了大功,解决了朝堂日益亏虚的财政问题,但是,司马迁,以及后来的班固等人却不屑为其立传,甚至连个名字都不愿为其记录。 作为一名...
上海的大亨 历史

上海的大亨

大亨一词,源于上海,所以,一提到大亨,十有八九是沪产的。这个词儿,据说源于西洋。19世纪中叶,是英国的天下,英国货遍及世界。当年英国出口的大件高科技产品,有装有弹簧的四轮马车,还有一种也装有弹簧减震装...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