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注解《葆璞堂诗集》,一个字一个字研究意思,有时即使把每个字词的意思都搞明白,整句诗的意思还是弄不明白。最关键的是有时明明感觉某句诗中有引用,用典,但是就是不知道用的是哪一个,这种感觉很难受。比如“美人曾已赋山榛,近许程门得渐亲。”,这两句诗应该用了两个典故,第2个讲的是“程门立雪”,第一个不知道讲得是啥。
在不断研究诗句意思的过程中,不得不去搞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在不断整理每个字词意思的过程中,会查到一个字词的n个意思,也会查到同样一个意思在不同语境当中的表现形式。查找,研究,分析,匹配,分析出某一个词的意思,然后翻译出这句诗。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不断整理编辑字词句,有时会把一个词研读十几遍,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个词的意思记在脑海里。
之前学习古文,主要的方式就是读几遍原文,不懂的地方做出标注,然后再去对照注释看一看。有时看一两遍,当时觉得记住了,过几天又忘记。那些字词就像是死的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检索的方式大不一样,检索一个词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不同的意思等待你去辨析,这个时候就要去动脑子匹配适合语境的意思。当你动脑筋去查询这个词的时候,这个词就变得活了起来,像个舞动的小精灵,很生动。
之前一个朋友讲,学习古文,不要去看注释,遇见不懂的地方你就去查,只有查询才是学习古文的最好的方式。我当时觉得查询太过于费劲,一篇文章学下来需要几个小时,这个功夫太笨了,然而现在才发现,就是这种笨功夫,才能够提高古文水平。不然即使你把一篇文章搞明白,下一篇陌生文章你还是读不通。
学习古文和学习其他的任何一门语言一样,没有其他简便方法,就是词汇量的问题。首先需要多了解不同的字词,然后需要了解一个字词不同的含义,这样算来其实工作量极大。如果想读懂一篇普通的文章,是需要很高的水平。我们平时看到最多的文章,其实是史书,史书实际上是古文当中较容易的一部分,最难的其实是诗词,比如《诗经》;然后是赋,比如《洛神赋》《滕王阁序》之类,诗一样的语言,只是上下文更容易贯通,好理解一点;然后是那些经论文章,主要难在思想,而不是语言。
我现在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尝试注释胡熙的《葆璞堂诗集》,由于前人从来没有去注释过,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都需要自己去研读,意思对不对也没有地方可以参考印证,也需要我自己去核对。注释诗的过程中,其实跟读高中的时候解读当时考试的文言文没啥区别,解读完之后,心里也没啥底气,不知道自己的解读是不是正确答案。
检索之后,我会把相关的字词意思和相关注释内容粘贴在诗词的后面,整理在公众号里,随时可以拿出来阅读研究,如果有问题随时调整。
注释《葆璞堂诗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检索,检索着,检索着,也就学到了更多的内容。
公众号:日知学记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