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这两天写的两篇关于贫富差距的文章都被毙了,不再发了,贫富差距,既是个现实问题,也是个敏感问题。不过有粉丝和朋友留言在问夫子,作为底层的普通人实在纠结,面对当下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关于这个问题,《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已经给出了答案: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但针对普通人的选择,已经给出了清晰的规划和答案。
1. 母弱出商贾
“母弱”也不是字面意思的母亲弱,主要讲的父母的家庭背景普通。古人讲究对仗工整,这里的“母弱”对应“父强”,都是指的父母双方。
如果父母背景普通,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那么这种情况下,要么延续父母的老路,继续务农务工;要么选择商海沉浮去闯荡。而作者针对这群人给出的答案,经商是最好的选择。经商成功那就可以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哪怕经商失败,大不了继续回去务农务工。
古人讲究士农工商,商人作为古代阶级次序里地位最低的,反而是普通人家孩子在仕途之外最容易成功的选择。
2. 父强做侍郎
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百姓也往往山呼父母官,根据上面的阶级次序来说,官宦的地位最高,我们也往往将升官和发财联系在一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都是古人对于官员不菲收入的调侃。
吴思先生曾经著书《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两本书都是讲古代社会运行之外的潜规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如果没有父母经验的耳濡目染和悉心调教,一般人是很难在这条路上走得通的,哪怕普通人家的孩子最终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除非天资聪颖,否则之后也会在晋升路上撞得头破血流。
3. 族望留原籍
很多地方古代都有一些大家大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指的就是古代的名门望族,这首诗里面的王谢就是东晋时的大家,更夸张的说法是“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一般来讲,如果家庭背景深厚,在当地一般都具有极大的势力。
人生起步阶段就会得到诸多的扶持,比如说过去一些年,我们经常听到抱团的“温州商人”都是这种背景下相互扶持的体现。
远的不说,福建很多大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内部联姻(比如七匹狼公子与特步千金的订婚,让300亿家族联姻冲上了热搜),通过强强联合,让自己的家族强上加强,旺上加旺。
毕竟家族势力兴旺,你留在原籍就会有强大的助力。
4. 家贫走他乡
一般家境贫寒之士,不管在哪里闯荡都是一样,无非是最终的概率问题。
如果出生在城镇村落,家庭一般,能去更大的城市闯荡,比在家里会有更多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那些名门望族不可能像在县城村镇一样,在大城市触角很难涉及到方方方面面,总有一些缝隙和空间可以供你生存。
刘强东如果留在江苏宿迁,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同样的,如果一直留在老家江阴,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新东方和俞敏洪。
其实这20个字也是互为因果,面对“家贫”和“母弱”,年轻人能选择的就是外出闯荡和经商,当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资源,就可以达到“父强”和“族望”,从而庇荫自己的后人。
其实,施耐庵的思想跟2000年前的司马迁也一样。
5.《水浒传》与《史记》
古人的智慧跨越千年,都依然给予我们滋养。
提到了《水浒传》,就不得不提有同样内容的《史记·货殖列传》。
因为《水浒传》的这个答案跟《史记·货殖列传》里的有些类似,尤其是针对财富积累,《史记·货殖列传》有12个字的经典解读:无才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第一阶段,没有本钱空有一身力气的时候,就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第二阶段,当通过努力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这个时候不再蛮干,开始动用脑子来提升挣钱门槛。
第三阶段,你已经很有钱了,财富日丰,这个时候,就要靠抓住时机和趋势,来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其实想想,身边很多的普通人第一步,本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一步步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开始进入“斗智”阶段,结果面对P2P和原油宝等各类理财产品,妄图通过一夜暴富来逆天改命,但没想到的是很多人的财富一夜清零。
所以作为底层的普通人来说,既要努力逆天改命,也得留意处处陷阱。
快过年了,一幅对联送给夫子与诸君共勉。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公众号:酱油哥张夫子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