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评论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人活在世,难免有很多臭毛病。大多数毛病,可以饶恕。

但也有些毛病,实在可恶。

比如“报喜不报忧”。

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辆车行驶在路上,及时的报警,能救人一命。

成天大唱赞歌,管什么用?

01 隋朝:虞世基

杨义臣击败、招降了河北的叛贼,人数几十万。

隋炀帝叹道:“竟然有那么多乱民贼子!朕竟然不知道!”

虞世基说:“都是些鼠窃狗盗小毛贼罢了。说到心腹之患,倒是杨义臣,手里那么多人马,不可不虑。”隋炀帝召回杨义臣,遣散了他所有部下,很多人重新造反。

大业十二年,李密率瓦岗军将洛阳围得水泄不通,越王杨侗派人去求援。

隋炀帝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虞世基说:“这帮人欺君瞒主,情况哪里就那么严重了?真这么严重的话,求救的人还能冲出来?”隋炀帝觉得有理,怒斥道:“这帮人!竟敢诓朕!”求救的人被撵了出去,死于乱军之中。

618年,宇文化及准备政bian。有人提前收到风声,告诉了虞世基。虞世基没向隋炀帝汇报,也没采取预防措施。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结果,隋炀帝死于非命,隋朝全剧终。

02 唐朝:杨知至

公元875年秋天,长安附近闹了蚂蚱,蝗虫铺天盖地。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京兆尹杨知至上奏唐僖宗:“这次蝗灾,全国都完蛋,唯独京畿一带,因为有皇上圣明神武,吓得蝗虫根本不敢吃庄稼,都抱着荆棘羞愤自杀了。”

满朝大臣听了老杨的报告,弹冠相庆,互相比“YES”。唐僖宗很高兴,去打马球了。

五年以后,比蝗虫厉害万倍的黄巢大军来了,攻克长安。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03 宋朝:童贯

崇宁三年,童贯与大将王厚率军西征河湟吐蕃,战役打得十分艰苦。

仗打完了,宋军损兵折将,大伤元气,钱粮消耗更是无数。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开疆拓土,湟、廓、西宁等州纳入宋朝版图。

童贯觐见皇上,只说自己如何出奇制胜,那些损兵折将的惨败,完全没提。

宣和四年,徽宗下旨北伐,童贯为两河宣抚使,率大兵十五万开赴前线。

辽邦闻讯,派使者求情,童贯不答应,派两路人马进军,结果被辽邦杀的大败。

不到一年,童贯又率大军前往。人马走到良乡,辽国大将萧干带兵前来,童贯被杀的大败,损失过半。

童贯只好将罪责全推到别人身上。

童贯和徽宗合计,只好邀请东北女真参战,女真开出苛刻条件,童贯本想讨价还价,哪想到金军没几天就打下了燕京,童贯吓得要死,只好答应金国全部条件。到了宣和五年,童贯才进入燕京,但是燕京已经让金朝洗劫一空。

童贯连忙向宋徽宗报捷,说当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徽宗大喜,童贯加封徐、豫两国。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四年以后,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是为靖康之变。

04 明朝:杨鹤

陕西的动luan,从崇祯元年就开始了,不过各级管理瞒了整整一年。

杨鹤受命招抚陕西叛军,一开始形势很不错,几乎所有的叛军都接受了招安。可是后来叛乱复起,杨鹤却不敢告诉崇祯,奏折里还在说,陕西地区老百姓安居乐业等等。

后来,杨鹤回京领罪。崇祯破口大骂:“你不是说一切大好吗?怎么成这样了!”

不要让“报喜不报忧”成为传统艺能

05 清朝:林则徐

林大人虽然是民族英雄,但也难免沾染清朝官场的恶习——报喜不报忧。

鸦片战争之前,在和英国人的冲突中,清军打伤了3名印度水手和船长道格拉斯(1只手被打断)。

本来,清军损失更大一些,但林大人上报,说战死2人,重伤2人,轻伤4人。

蛮夷呢?林大人说蛮夷尸体在海上到处飘,数不胜数。

后来,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人义律作战,广东水师损失惨重,29艘战船几乎全部受伤。清军战死15人,伤数十人,英国只有两人受伤。

林大人又报告,说杀死英军21人,击穿对方军舰,我方则战死15人,伤数人。就这样,道光帝大手一挥,开战。

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总结一下:奸臣几乎都会报喜不报忧,但报喜不报忧的,未必都是奸臣。

决策者喜欢听赞歌,不管是不是奸臣,也只能报喜不报忧。

作者:EvEtt 公众号:大闲人咖啡馆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4月24日 21:04:53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