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举制”的一些思考

评论

本文主要论述以下三个问题:

1.科举制是如何让寒门战胜豪族的?

2.科举制为何要考八股文?

3.考中科举的人是否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一、 科举制是如何让寒门战胜豪族的?

在我们固有的认识中,科举制是中yang政F给平民子弟机会的上升阶梯,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后利用寒门子弟与豪族抗衡,最后战胜了豪族,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正确的,但从逻辑上讲这是属于典型的线性思维,不足以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首先单从考试来讲,科举就是考试,考试就需要读书。而在唐朝的时候,虽然有雕版印刷术,但主要用在宗教领域,就如古腾堡发明了现代版的活字印刷术,其印刷主要的业务就是印《圣经》,而考试的“教材”与“教辅”,以及专业辅导的“教师”,都是稀缺资源。只有世家大族才能有资本提供这些资源,而平民子弟哪有钱买书,哪有时间读书。这种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在考场上争夺,平民子弟怎么可能战胜世家大族?就如高考中的农民寒门子弟与城市里的孩子,仅在考场上比拼,是很难超越的。

所以寒门子弟战胜豪族,不是平民子弟如何优秀,很有可能世家大族,在现行的制度下找到了一条高性价比的通道。

我们知道,世家大族能成为世家大族,是和自己的综合实力决定的,而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那么就必须拥有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还得有武装力量,以及处理好与当地官僚系统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而自己的力量越强,被皇帝猜忌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也就必然走向一条与皇权抗争之路。其结局大概率是被皇权吞噬,一辈子战战兢兢的活着又怎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此时科举制的出现,对于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世家大族来讲,其作用不言而喻,那就是剥夺他们的政治与文化特权。就如汉武帝的“推恩令”,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世家大族甘愿俯首系颈?这就看统治者的政治智慧了。

在科举制开始之初,隋文帝开始的步子很小,不过是从整体上考核一个人,变成了按某一方面的能力考核一个人,并没有抛弃豪族。试想这是多么精妙的设计。按照整体考核人,那官员举荐的都是自己小圈子里的人,但一旦开始按能力的门类来考核人,就出现了三个效应:

有关“科举制”的一些思考

2.出现了客观标准,不能只靠人的主观判断,因为毕竟是专业选手的选拔,就不能含混,更不能在选拔中暗箱操作,否则是对主考官员专业学识的怀疑。

3.考官面对的不再是自己小圈子里的熟人,而是来自全国这个类型的人才,一旦撕开这个口子,科举向平民开放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破圈”效应,好像是一种自内向外的力量,是一个对外传播,向外征服的过程,其实其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吸引力系统,像漩涡一样,把外部的人自外向内地吸引。

怎么搭建这个吸引力系统?

1.祭品效应:牺牲自己当下的利益,即吃亏。

2.巫师——麻瓜结构:巫师围绕祭品跳舞,吸引麻瓜用户来围观。

隋文帝的这项举措就是破圈效应,牺牲自己当下不能完全将人才进入自己彀中的愿望,但他启动了一项机制,那就是不断革新,不断强调科举制的好处,并且成为国家战略得以推行。这样吸引的不仅仅是世家大族,因为凭借他们的优势很容易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直接参与国家治理,同时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时间一长,世家大族渐渐的就放弃了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力基础,举家迁到长安了。到了公元905年,后来的梁武帝朱温攻入长安,在黄河边杀掉了30多个世族高官,从此以后世族才走向没落。到了宋朝,科举制由于失去了竞争对手,平民的机会才到来。同时也吸引着寒族子弟,毕竟撕开了一条口子,光就会照射进来,虽然机会渺茫,但总给人希望。

因此,科举制并不是寒族战胜了世家大族,而是世家大族被皇权的糖衣炮弹,釜底抽薪的替换了他们的权力基础,这才完成了对他们的削弱。

二、 科举制为何要考八股文?

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八股,考察其他的科目不行吗?当然可以,并且在历史上中央王朝就进行过多次调整,增加了考时政策论、考诗赋,会发现没有统一标准,卷子更难批,考生更茫然,效果也不好。

当下有很多人认为八股文约束了人的想象力,限制了人的独立思考。但是很多人估计连八股文的基本形式、实际真实效用都很模糊。

那八股文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除了格式固定之外,字数也相对确定,康熙时650字,又改为700字。

这么多限制其实适合大多数人的,并且是可以练习出来的,这就无形之中扩大了参考的人数,将那些有上进心,机灵聪明,耐着住寂寞的读书人统统网罗在应考之中。

但是在那个时代,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得字句通顺,八股文正好框定了一个大多数人能达标的模式。正如当下的高考,规定了科目,规定了教材,规定了大纲,就是让各地考生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可以参加考试。如果考察足球、滑雪、作诗等项目,就没有标准可言,怎么实现人才的选拔呢?

此外八股文的考试题目,基本都来自于《四书五经》,考察的大多都是对圣人言语的理解,但是题目是皇帝出的,所以八股文考察的更多是领会与贯彻皇帝的指令,这是大一统的王朝政治时代官员的基础能力。因为无论是古代统治还是现代管理,信息传递都是最重要的要素。特别是古达缺乏高效率信息传递手段,皇帝只能通过官僚系统,用纸张文字的形式传递信息,这就要求官员上报信息和下传信息不能走样。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按能准确传递信息的要求,演化到最后,用八股文就成了必然。既然八股文是准确传递的工具,内容显得就不重要,形式才重要。正如高考中的作文,更多时候要理解出题人的意图,能够完成写作任务即可。至于你的创新理解并不是考察的主要内容,考察的就是你是否可以用规定的范式写一篇作文即可。

至于八股文是愚民政策的载体,更是无稽之谈,让自己的精英变蠢了,潜在的敌人可没有变蠢,如果国家到了危难时刻,谁来组织庞大的行政机构的运转?谁来组织老百姓?谁来调兵遣将?我们是一个农耕民族建立起的帝国,这个帝国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它的人才选拔机制怎么可能会把精英挑选出来后,再有意变蠢呢?王阳明、张居正、曾国藩等著名政治家可是都从八股文科举制挑选出来的。

3.考中科举的人是否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你可能会问,这些人选拔出来是可是要主政一方的行政长官,这么草率能选出合格的官员吗?首先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和他的行政能力,虽然不是正相关,但是并不代表无关,那些爱读书、会考试、对文字敏感的人,整体而言比那些文字能力不行的人,在能力、智力方面要高一点。就如大V九边说你高考考600多分都觉得吃力,或者说考个985都吃力,在科研上几乎不会有出路。高考那个难度是高于正常人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将来他要带着行业突破,高考那点难度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我们古人当然也明白,会读书不见得能干事,这么重要的政治责任,容不得随便尝试。其实古人早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把关,因为这关系到帝国的命运。科举制它只是人才选拔的第一块敲门砖,它不是人才任用制度本身。科举制必须要和其他官员任用制度放在一起看,才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就如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择的工具,主要是为寒门学子提供一条渠道,到了大学,人的艺术修养、见识品味将会将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这些通过科举考试的生员,只是获得一张入场券,至于能否主政一方,那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看这些生员除了考试之外的个人能力了。

这些生员要通过吏部层层考核,考核通过就可以直接做官,但品级与官阶很低,需要从基层做起,一层层历练,逐步积累政治经验,最后才可以出任重要核心职位,在明清时代,即使是状元也得从知县干起。其目的就是在坚持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科举选拔人才的同时,注重实践理性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增强各层级政治经验历练,令国家各层行政主官与部门首长,了解基层,了解问题所在,了解民众希望,让决策更符合底层实情和社会需要。这种制度确保了中国的精英政治没有变成只看门第、文凭或学历的贵族政治。

所以苏力老师在《大国宪制》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群体的长期的看起来的愚蠢,很可能就是他们在生存的具体情境中被逼出来的唯一选项。所以别觉得他们是愚蠢。因为别无选择,所以恰恰是智慧。

作者:汉字揭秘 公众号:汉字揭秘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月3日 20:42:00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历史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本章上半截内容是孟子以社会分工论去驳神农家许行的“人人都得种地”这一绝对同工种论调。孟子非常巧妙的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社会分工本身的合理性+道德圣人模范权威加持,论述驳斥得十分漂亮。 孟子的话里有这...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