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母嫁女”,论“好事之徒”及传统文化的本质

评论

从“赵母嫁女”,论“好事之徒”及传统文化的本质

人各有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世说新语·贤媛卷》中记载: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

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这个故事中的赵母,就是三国时期的才女赵姬。赵姬嫁女,嘱咐女儿到夫家以后要言行谨慎,不要老想着做好事。

女儿不解:不做好事,难道做恶事?

赵母说:好事都不能做,何况恶事呢?

赵母这句话对那些有生活经历的人来说,都觉得赵母说的对,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好心办坏事”。

明明自己是为别人好,结果弄得儿女及亲朋好友妻离子散、破人亡的都有。

人们把爱管闲事的叫好(耗)事之徒。似乎周围干涉别人家事的人,最后都不落好,这背后的事理是什么?

道生万物而制约于万物。

一切人事,都在按先天规律及整体的社会布局走。特别進入近代,个人命运甚至与整个人类社会布局相关。

因而顺其自然,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动制万动才符合事理。

入道者,自然明守德无为的“守静”原理,通达“命理”与人事而处世不惊。

不晓事而瞎操心,就在扰乱天道规律!以做好事的名义,极端显示自己。

显示,是好事之徒的根源。

这种人没什么才干还好,有点本事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杨修”,甚至成为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

放不下自我的人,也成全不了别人。

从“赵母嫁女”,论“好事之徒”及传统文化的本质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实践道理中知天命,处世顺其自然渐渐达到不动心。最终同化宇宙规律,无为而无所不为。

中西最古老信仰目地一样,都讲究无为!正道中人,除了配合天象顺势而为,绝不会轻举妄动。

敬天知命,顺天意而尽人事。

那些在妄念带动下喜欢做“好事”而扰人清净者,无不是自我显示,六根不净。

这些年以来,搞政治的老想别人和自己能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过日子,操这方面心的人特别多。

把干坏事当本事,业力如山的人想过好日子?想楼房降价、想教育和医疗免费?

想嫁一个阳刚稳重、温文尔雅的老公,想找一个孝顺父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想父母通情达理、智慧仁慈?

在一个反传统道德秩序和礼仪文明的地方,这绝对是不可能的痴心妄想,天方夜谭一样的痴人说梦。

老子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能适当的劝善,使人明正邪与善恶事理而改善价值观念!延续的道路,自然会進入良性循环,越来越好。

提倡传统文化,意义就在于此。

公众号:子无求乎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7月7日 17:51:30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国学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是不满现实的批评者,他们随时指出人的问题,直击人性弱点,这对于人性改造是有意义的,但是却很难被接受,孔子及弟子周游列国,也没有真正弘道于天下,因为人性并不是唯善的,反而是恶性随时诱...
孔子诞辰日闲话先秦人的生日 国学

孔子诞辰日闲话先秦人的生日

中国古人一向不重视生日,唐以前尤其这样,好像越到后来,越看重生日了,所以明清时代才有所谓的万寿节,即皇帝的生日。古代祭孔,也不是在孔子诞辰这天,而是在春秋二季中间那个月的上丁日。 据我个人的了解,中国...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国学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今日之中原,通过大力度的刨坟掘墓。扒挖出了大量的上古中原延续数千年的、古时一代一代的酋王豪富们赏玩炫耀高贵珍藏着的财宝器物,各种豪奢稀贵的古代青铜(鐱)摆设物件。 中原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依据刨坟掘墓...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把时间拉到一年之前的七月,那时的我刚开始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关于我为什么要开始读书,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也提到过,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一个关于书籍的梦想。但在那之前,我...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