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儒与今儒的区别

评论

小朋友向我请教儒学,今天就顺手给大家做个科普。

我们今天讲的儒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的儒,是以孔子这一脉相传的儒。而在汉武帝之前的诸子百家其实都可以称之为儒。

今天的儒学是社会伦理之学,称之为今儒。

汉武帝之前的儒,且称之为古儒。

儒者,人之所求也。

祷告之意。

古儒,是主持祭祀的人,将民之所求向上天祷告之人,通巫。或者说夏之后,商之帝,周之王,皆为儒。而专门从事祭祀礼仪的人则被称之为巫,男觋女巫。巫,多由夏商周三朝的贵族通过学习后担任。

在商朝,巫与儒争权,因此著名的商纣王开始了变法,但很可惜在取消了巫的特权后被商朝担任巫的贵族出卖了。在商朝军队出征东夷时,勾结引入周武王伐纣。商纣王临时组织囚徒应战被倒戈,于是带着商朝的归藏易在鹿台自fen。所以从历史可以得知,外敌是很难攻克的我们的,任何灭亡都是先从内部现出现不和谐开始的,后世的秦,晋,隋,明亦是如此。真正从外攻克我们的只有南宋的蒙元,但一个钓鱼台就能抵挡蒙元四十年,还消耗了一个大汗都没拿下一座孤城。而蒙元之所以后面能成功,也是忽必烈改变策略启用汉人,诱导那些宋奸为私利卖资源和消息给蒙元。

扯远了,回到儒上继续。

商纣王变法导致国灭身陨,商朝失去了天下共主之位,被周取而带之。

周武王成为天下共主后,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商朝的人牲祭祀之礼。要知道周武王的哥哥,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就是作为最高级的人牲,献给商朝用做祭祀之礼的。而周武王在第一次主持人牲祭祀时的说辞就是,商之帝辛(商纣王真正的称谓)违背了古礼,所以失去了天下,今日周代商为天下共主当继续行使商之古礼向天祷告。而这次祭祀所用的人牲,就是那些不肯屈服的商朝贵族。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很讽刺。

但周武王没当几年天下共主就因病逝世了,成王继位,周公旦摄政为了避免巫与王争权夺利的局面再次出现,于是制定了周礼。这下商朝的遗贵不干了,蔡,宋几个商朝诸侯闹事,但很快就被周公旦镇ya了下来,其余诸侯也就不敢发难了。于是周礼成了整个周朝的最高执行标准,巫从此没有了与王争权的地位。新的职业儒出现,取代了巫。

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的孔子,教书育人只是副业,做祭祀的儒才是主业。孔子收普通民众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习了文字与文化,让汉文明的接受者更普及,汉文化扎根更深,对汉文明功不可没。后世之人污蔑孔子是搞丧礼的,纯粹是发泄自己不能应对科举考试,孔子可是鲁国司寇,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一国总li。

儒学六艺:礼乐射御术数。

就是祭祀需要用到的才艺。

儒通过一定的礼仪协助周王或诸侯向天祷告,配上音乐,展示射御之能代表周王是天下共同选择的代表,向天祈祷得到上天的示意,通过术数理解上天的示意行事。

这就是古儒。

周王将自己称为天子,和耶稣是一个目的,暗喻自己是上天的代理人,天授神权。是为了稳定周初的局势。

从夏商为人皇,到周为天子,其实并没有降格,天地人三皇,天道为大,地道从之,人顺天就地而存之。很多人不懂,瞎说自称天子是降格,其实恰恰相反,是升格。从万物灵长升格为天之骄子。

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就从诸子百家的共同称谓变成了儒教的独称,儒学六艺也就变成了社会伦理规范。

明,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帝依旧用人牲殉葬,就是用了夏商周的古礼。

古儒与今儒的区别

公众号:明锦堂易学研究工作室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4日 22:44:30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庄子: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舍就是得 国学

庄子: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舍就是得

这些年来,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对于自我的探索。在此也声明一下,我是典型的INTP性格。虽然,不是太局限于这些框框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的确反映了我的性格。 一、少就是多 我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三分钟...
今天跟大家唠唠读古文的一点感触 国学

今天跟大家唠唠读古文的一点感触

开始之前,再次向阿悠表示诚挚的谢意,如果没有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催更,也许这篇推文面世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些。 不久前我读完了《古文观止》——当然是节选的——突然感觉没啥好说的,无论是对经典的解读也好,...
地理方位与运气的关系 国学

地理方位与运气的关系

从我的角度看,如何选择居住的房子? 此篇文章旨在向人解释居住方位与人的思想关系,以便于我不用每次都向人去解释。 看过一篇文章,这样解释风水。一条磁铁,是分南极和北极的。当我们把一个磁铁切成两段以后就自...
我离文言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 国学

我离文言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

我曾经以为自己还有点文学素养,能读《史记》,也能读点杂文,《唐诗三百首》系列一读也能懂,解读《葆璞堂诗集》中《忆诗五首》第二首和第三首时,每个字都认识,一句话都不明白,基本上是一词一卡的地步。 很多词...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