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评论

尽信书的实质还是没有分辨力,读书强识可以博学,但是博学基础上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否则就容易尽信书,被催眠。尽信书的表现有,一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把书本知识教条化,没有温故知新,没有举一反三,自己成了被书本控制的机器人。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完全接受,不知变通,拘泥于文字,固执且机械执行文字指令,实际上还是脱离实际生活的自我沦陷,没有质疑问难的精神的,也没有独立的思想构建。三是读书与现实不分,孤陋寡闻,书本知识是静态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则是动态的,世上一切都在变化中,要用实践验证书本,而不是用书本去限定实践,这样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四是独学无友,没有碰撞和生成,古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际上就是要有同学一起读书,然后交流心得,交换观点并相互辩论,如此才是共生场的学习,不然书本信息就只能是单向灌输,毫无生机。五是经典不分死活,不知变通,经典有死经典和活经典,死经典记住就可以,活经典则要致用,不能死记硬背,这个实践的功夫,才是读书的真目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

信书是对的,不信书也就没有读书的必要了,但尽信书就不对了,尽信书是完全笃信书本,没有独立思考,更没有付诸实践,这是个体人工具化的表现,也是思维的固化和套版化,此乃读书大忌。读书要破万卷,读破不是把书本读到破烂,而是读破书上的文字,要破我执,破言执,破耳执,破口执,这跟孔子绝四差不多,包括勿意,勿必,勿固和勿我,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当然,引导和检验也很重要,如果考核内容多是知识,那就容易死记硬背;如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那也容易导致机械化学习,依然不会培养出创造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公众号:张轶西国学工作室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2月6日 17:29:49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国学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今日之中原,通过大力度的刨坟掘墓。扒挖出了大量的上古中原延续数千年的、古时一代一代的酋王豪富们赏玩炫耀高贵珍藏着的财宝器物,各种豪奢稀贵的古代青铜(鐱)摆设物件。 中原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依据刨坟掘墓...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把时间拉到一年之前的七月,那时的我刚开始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关于我为什么要开始读书,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也提到过,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一个关于书籍的梦想。但在那之前,我...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国学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何为“术数” 关于术数,它并不是“眼睛一闭就什么都知道”,首先它是根据自已的一套语言去模拟事件的发展,比如我们六爻就是用六亲、干支、六神、爻位、星宿、卦爻辞等来模拟,进而推测未来走向。正如系辞传所说“...
古人“高级黑”一例 国学

古人“高级黑”一例

以下读《资治通鉴》随记。 武将后代,偏出文豪 占据两晋文学史半壁江山的两个文豪——一个陆机,一个陶渊明,祖辈都是驰骋疆场的武将。陆机的祖父陆逊,就是那个在虢亭之战中大败刘备的少年统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