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评论

尽信书的实质还是没有分辨力,读书强识可以博学,但是博学基础上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否则就容易尽信书,被催眠。尽信书的表现有,一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把书本知识教条化,没有温故知新,没有举一反三,自己成了被书本控制的机器人。二是缺乏批判性思维,完全接受,不知变通,拘泥于文字,固执且机械执行文字指令,实际上还是脱离实际生活的自我沦陷,没有质疑问难的精神的,也没有独立的思想构建。三是读书与现实不分,孤陋寡闻,书本知识是静态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则是动态的,世上一切都在变化中,要用实践验证书本,而不是用书本去限定实践,这样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四是独学无友,没有碰撞和生成,古人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际上就是要有同学一起读书,然后交流心得,交换观点并相互辩论,如此才是共生场的学习,不然书本信息就只能是单向灌输,毫无生机。五是经典不分死活,不知变通,经典有死经典和活经典,死经典记住就可以,活经典则要致用,不能死记硬背,这个实践的功夫,才是读书的真目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

信书是对的,不信书也就没有读书的必要了,但尽信书就不对了,尽信书是完全笃信书本,没有独立思考,更没有付诸实践,这是个体人工具化的表现,也是思维的固化和套版化,此乃读书大忌。读书要破万卷,读破不是把书本读到破烂,而是读破书上的文字,要破我执,破言执,破耳执,破口执,这跟孔子绝四差不多,包括勿意,勿必,勿固和勿我,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当然,引导和检验也很重要,如果考核内容多是知识,那就容易死记硬背;如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那也容易导致机械化学习,依然不会培养出创造力。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公众号:张轶西国学工作室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2月6日 17:29:49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国学

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各位网友,这里是九丙易文,今天我们从玄学角度谈一谈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大家知道、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完成了动能的特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化的过程使我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上世纪电脑和...
智真长老怎么看出鲁智深能成正果的? 国学

智真长老怎么看出鲁智深能成正果的?

鲁达打死了镇关西,为避祸,接受赵员外的安排,上五台山当了和尚。 鲁达的尊容,给满寺僧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第一印象。首座跟和尚们嘀咕:“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恰似贼一般。” 真正满不在乎的,是当家人...
造字丨魔术、科技与标准器 国学

造字丨魔术、科技与标准器

真正的注解是从注解杜预的一些资料开始的,但是无论是杜预的帝wang学还是我们面壁者计划之中挑选的四本书,《周易》、《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 用老一辈的话来说,这些是属于"道"的部分,要立竿...
国学是什么? 国学

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本文将围绕国学是什么展开讨论。 一、国学的概念 国学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少壮不努力,老大...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