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际的自贱与互捧

评论

文言文比较适合于交际,它有一套交际套语,这是现代汉语所匮乏的。先秦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自信满满,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卑不亢,这从先秦诸子的言谈中就可以体会到,但是先秦时代的雅言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它非常注重交际的策略,措辞典雅优美,又留意人的普遍心理需求,说话时特别低调,主要表现在自贱和互捧两方面。古人的自贱,不是人格的自贱,而是自谦的表现,卑己以尊人,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被捧的感觉,所以就设计一套专门互捧的语言,自贱也是为了捧对方,如“小”(小女)、“拙”(拙见、拙荆:自己的妻子)、“鄙”(鄙见)、“寒”(寒舍)、“愚”(愚见)、“浅”(浅见),贱(贱息,贱妾)等都是指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属于谦词。称呼对方,则启用互捧模式,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古代国君及其妻子也要谦卑,有专门的谦称,国君自称寡人或孤,孤家寡人,有可怜之义,国君之妻自称哀家,也是让人可怜的样子,这种谦卑的语言也时刻提醒他们要低调,不要膨胀。在外交场合,也是特别注意措辞,说话特别委婉,即使是打仗,也要说是会猎,可以避免伤害和气。

古代交际的自贱与互捧

从古人的自贱和互捧,可以感觉到语言层面的自我缺失或压抑,同时也会发现阶层的固化,有些人用谦称,其地位也是卑微的,有些人用谦称,但是其地位是高贵的,他只是低调而已。在互捧模式中,交际双方又重新找回缺失的自我,得到心理的满足感。善有善报,善言也会得善报,但是敬称不是吹牛,而是互相捧场,所以不要太夸张,过度赞誉就有恭维谄媚的嫌疑了,需要把握好度。当然,自贱也不是失去人格的奴性,顺人而不失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又刚正不阿,守住底线,这便是贵族语言所呈现的状态。

作者:张轶西 公众号:张轶西国学工作室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月7日 19:50:51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人“高级黑”一例 国学

古人“高级黑”一例

以下读《资治通鉴》随记。 武将后代,偏出文豪 占据两晋文学史半壁江山的两个文豪——一个陆机,一个陶渊明,祖辈都是驰骋疆场的武将。陆机的祖父陆逊,就是那个在虢亭之战中大败刘备的少年统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
从方志记载看魏纯与薛瑄的师友关系 国学

从方志记载看魏纯与薛瑄的师友关系

明代薛瑄能够成为一代理学大师,高密儒士魏希文的引导之功不容置疑。薛瑄与魏纯之间的师友情也频繁见于方志记载。 魏纯,字希文,明初魏官寨人,初治《易》,后明《春秋》,知《诗》《书》大义。客于金陵时,达官贵...
现在读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 国学

现在读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

就从今年开始,尤其是最近的这段时间里,我越来越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现在读书的人真的越来越多了。有这个感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朋友圈的朋友会更多地分享关于读书的内容。这在以前,甚至是去年都看不到的。...
寂寞参合指 国学

寂寞参合指

1、 记得《天龙八部》里慕容复有一个家传绝招叫参合指吗? 为什么叫参合指? 公元395年,强横一时的后燕,派太子慕容宝率八万精锐进攻北魏,但遇到的对手是北魏开国皇帝、名将拓跋珪,在参合陂(内蒙古凉城东...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