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被误解了的故事

来源:公众号 贾仁江 文学欣赏和写作指导评论

“融四岁,能让梨”,这是三字经里的一个说法。这个故事诞生两千年来,被人歪曲解读,很多人把孔融让梨的故事,当作了谦让的典范,从而让孩子们学习,毒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比如,别人打我一耳光,奴役我,让我当牛做马,我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受他的奴役和痛打,继续当牛做马。这样可以吗?

我觉得,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人误解了,就会产生以上的思想上的毒害,使自己成为被人奴役而不懂得争气反抗的傻人。

其实,我觉得孔融让梨本质上不是让,而是相反的“争”。这个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争”的故事。

我们看他争了什么?

第一,孔融争的是名声。

孔融四岁让梨,估计不会想到要通过此举来获得千古美名,他想到的只是在家里获得父母兄长们的认可,在他们中间获得美名。小孩子都有这种智慧,他们做一件让家长喜欢的事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宠爱。作为孔子的后裔,孔家肯定是崇尚道德礼让的。孔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让一让梨,就可以获得上自父母的宠爱,下至兄弟姐妹的好感,从而可以获得更多意外的赐予。因此,孔融表面上让的是梨,实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此,他让的是一小点,争得的是一大堆。

​孔融让梨,被误解了的故事

第二,孔融还为自己争得了尊严。

小孩子都要吃大梨子,孔融却把大梨子让给哥哥弟弟,别人看了之后,会不会觉得他傻?这时,孔融不是很没面子吗?如何挽回自己的颜面,如何获得一个尊严。这个需要争。当父亲问他为什么要让梨的时候。他回答:“兄长大,我让梨给他,是出于悌;弟弟小,我让梨给他,是出于友。”言外之意,我不仅知道梨的大小,我还知道更多的东西——孝悌与友爱。孔融的回答,争回了尊严。

假如父亲问他,他只是傻傻地一笑,连名声也不争,连尊严也不争,那不是让得更加彻底吗?可是,孔融不干,他要争。他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出小的,获得大的。

假如孔融在与兄弟姐妹们吃梨子的时候,偷偷的让,隐蔽地让,让得不知不觉,那才是真的让。当着大家的面来让,让了之后还要说一番大道理。这就不是让了,是争了。孔融有没有偷偷地让,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里,他在争。

然而,我们今天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学歪了,学反了,只学皮毛,不学本质。

一味地让,让出了尊严,让出了合理的权益,结果呢,反而被人轻视,反而让恶人更加嚣张,更加作威作福。

因此,我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让只是手段,是表面,争才是本质。我们要争尊严,争合法权益。人人懂得合法合理地争,那么这个世界就太平了。当大家都懂得合理合法地去争的时候,就没有人敢作威作福了。就没有人敢凌驾与人民之上而为所欲为了。多少罪恶都是因为忍让而助长的啊!

其实,孔融一辈子都是在争的。曹操要称帝,孔融跟他争。结果,孔融被曹操杀害。孔融的朋友祢衡,也是因骂曹操而被害。孔融是当仁不让的人,他什么时候让过呢?如果在生活中一味地忍让,一味地退让,那这个人还值得我们学习?

据理力争是争,争一口气也是争;百舸争流是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也是争。以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这里也是讲争。

不争,把这个世界让给邪恶的人;不争,把自己当作祭品献给恶棍;不争,妥妥地被宰割,做沉默的羔羊。那都是极其愚蠢也是极其可悲的。

我们要争,要争得合理,争得漂亮,争出必胜。只有争,自己才能争光,只有大家都争,才能为国家争光。你争,我争,他也争,百花齐放,自然就能争出个大家都遵守的法度来,大家依照法度去争,就可以争出个光明璀璨的太平世界。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贾仁江 文学欣赏和写作指导,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8月20日 09:29:50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历史

古代中原人的御寒

今天的中原人,都会说我们有五千年历史了。那么问一下:五千年前中原人是靠什么东西抵御中原地区的冬季严寒的呢?靠刨坟掘墓挖找实物证据的考古学家们有扒挖到了吗? 五千年前的中原人,求生存必然是要围绕着吃饭和...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历史

景泰元年顺天乡试举人李杰

李杰,字文英,别号松菴,明代高密西隅人,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一月初八,卒于成化九年(1473年)三月十八。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官睢州学正、镇海太仓卫教授。 李杰出身于宋元...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历史

明代高密孝子战正、战翱

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历史

孟子与《尚书·禹贡》的口径冲突

本章上半截内容是孟子以社会分工论去驳神农家许行的“人人都得种地”这一绝对同工种论调。孟子非常巧妙的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社会分工本身的合理性+道德圣人模范权威加持,论述驳斥得十分漂亮。 孟子的话里有这...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