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中的一大朵奇葩

来源:公众号 沐坤读国学评论

在“百家争鸣”时期,各思想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著作。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记录学派领袖的言论事迹为主体内容,以阐述、问答、辩驳来论道,形式也不外乎“×子曰”——然而,独有一书却不落窠臼,以鲜明的特色论证观点,迥异于其余典籍,在繁杂枯燥的子书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是《庄子》。

《庄子》中《寓言》一篇专门提到本书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故该篇一向被视作《庄子》一书的凡例。

据其所言,全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很好理解,就是借托一些虚构的故事来阐发道理。“重言”则指借重先哲时贤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理论。“卮言”即“无心之言”,这样的言辞在《庄子》中层出不穷、俯拾皆是,以此表明庄子所言无所偏漏,且合于自然的分际。

这“三言”共同组成了《庄子》一书的全貌,用刘凤苞的话说是“括尽一部《南华》”(《南华雪心编》)。

其中“寓言”占全书的十分之九,“重言”占“十分之七”,这二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按张默生的说法,“《庄子》书中,往往寓言里有重言,重言里也有寓言,是交互错综的。”

百家之书中,《孟子》的构成与《庄子》是较为接近的,但其中“寓言”的占比要小得多,风格也多为写实;《论语》、《荀子》等书中,“重言”很常见,但几乎见不到一篇完整的“寓言”;在《老子》中,则“重言”和“寓言”都十分鲜见,甚至可以说没有。

所以我们读《老子》,会觉得其文字简练枯燥、晦涩难懂;读《四书》,会觉得其高深庄重有余,而趣味不足。这样的书,必得正襟危坐,端肃恭读。

惟有《庄子》,讲的明明是抽象玄妙之理,其载体却是一则则小品,寓意深长,妙趣横生。

既是寓言故事,就必然有人物、有情节。览观《庄子》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会发现大有意趣存焉。

古代典籍中的一大朵奇葩

以下我就分门别类,对这些人物做个大概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类:真实存在的历史名人

这是在所有人物类型中最“常规”的,也是在其余典籍中最常见的一类。

这一类又可细分成若干小类,其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本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论语》中孔子是主角,《孟子》中孟子是主角,《庄子》中庄子也是理所当然的重要人物。

在此基础上略加推广,道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门人弟子也可归于此类。如老聃、杨朱、关尹、詹何,及老聃的门徒庚桑楚、柏矩,老聃的徒孙南荣趎等,在《庄子》一书都有“出场”。

这些人物的设置,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庄子》作为道家经典,宣扬的就是道家理论,当然要借重道家的人物来完成对其思想理论的阐述、诠释。这些言论偏于“重言”的成分更大,故在此不多谈。

比较有意思的是,《庄子》虽是道家典籍,其中却出现了不少其他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且这些人物的言论事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就包括了与道家思想差异极大,甚至有很多观点都针锋相对的儒家。

这在同类典籍中是很鲜见的。

例如我们看《孟子》,里面无一处提及老子或庄子,虽有一些涉及杨朱的言论,但那也是作为批判对象出现,更没有让杨朱直接出场。

反观《庄子》,从《内篇》开始,孔子及其弟子就频频露面,其出现频率甚至超过了庄子本人!

更有甚者,《庄子》一书中出现的不具名的“夫子”,有时指庄子,有时指老子——有时指的居然是孔子!这是第一点不寻常之处。

第二点反常的是,在以往的典籍中,凡是涉及历史名人的内容,必定务求真实准确,如《孟子》中所提及的古人事迹,都有出处、有佐证,而绝无臆测编造。

《庄子》则不然。这本书所出现的历史人物,除姓名、身份、派别、关系是真的外,其言论、事件、观点则是真假参半、虚实掩映,故其所录孔子言行,是不可当做史料来看的。

简言之,“孔子”这个人是真的,但他在《庄子》中说的话、做的事却基本是杜撰的。

这还不算完。在通常意义上来说,如果杜撰一个角色,会想办法让其具备一个相对固定的特质,使其言行风格具备一贯性,这才合理,才能给读者以真实可信的印象。

然而庄子好像故意要告诉人们,他笔下的“孔子”是他创作出来的。

故此我们看到的《庄子》中的孔子呈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互相矛盾的形象……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沐坤读国学,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6月2日 11:05:48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这是一门失落已久的术数绝学·鬼谷子趋避数 国学

这是一门失落已久的术数绝学·鬼谷子趋避数

如题、这是一门失落已久的术数绝学。究竟有多久呢?这么说吧,这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其间近三千多年,得之者秘而不发,一脉单传,历经了战火的考验,时局的动荡,又恰巧传承者被命运女神垂青,没有飞来...
看完此人的相后,这个大师直接逃跑了 国学

看完此人的相后,这个大师直接逃跑了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个叫季咸的相师,可以一眼看穿别人的生死,并能准确的说出具体日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人。郑国的人每每见到季咸都会远远的躲着走,唯恐对方告知自己的死期。列子在见识过季咸的本领之后非常的佩服...
圆周率到底是咋算出来的 国学

圆周率到底是咋算出来的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吗?是。 但今天也是“π日”。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从小就很纳闷——π这玩意儿,到底咋算出来的。 有人也许会说,这还不简单,圆周率嘛,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啊,这都不知道?不知道查百...
天圆地方卦与室温超导 国学

天圆地方卦与室温超导

之前的文章有写过天圆地方卦之原理,里面包含了时间与空间一体之关系。 而昨天有一则新闻,来自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Dias博士弄出了较低压的“室温超导”。 之前他也做过类似实验,但当时还需要极端高压约267...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