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易尚氏学》

来源:公众号 贺云飞干支易象评论

尚秉和(1870~1950),字节之后,号滋溪老人、石烟道人,河北行唐人,晚清进士,著名易学家。博学善文,精通中医,喜玩金石,工于绘事,于易学造诣渊深,著述甚丰。主要易学著作有《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左传国语易象释》、《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等。

从上面的简历来看,尚秉和先生对易学研究是花费不少气力的,也可以看得出先生也是大学者,值得敬重!昨日闲暇,把尚先先生占测的易案都认真的看了一遍,觉得尚先生对六十四卦及爻辞、卦意都十分熟悉,对纳甲筮法也较为熟练,但用卦解象,多注重卦象的运用,且非常注重运用互卦及主卦卦象及类象的应用,纳甲也有运用,相对比较少,运用变卦纳甲的就没有。此乃尚氏之憾!

对于尚秉和先生《焦氏易林注》我多年前也认真看过大部分内容,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卦象的类象生克进组象,来完成《易林》象意的解析的,实在的讲有不少内容如多划几个问号,就会感觉不少地方有些牵强附会,很难自圆其说。我讲这个意思,并没有指责尚先生的意思,旨在说明,全靠卦象类象这个路子解《焦氏易林》好像走不通,既便按照卦象类象附会上了也没有应用价值。

其实,最好的研易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边讲道理,一边有实例证明这样是可行的,才会避免争议。

我个人认为,研究易占应用,应当首推纳甲。过分的强调卦象的类象生克,描绘出的都是粗线条。如尚氏“筮侄枢等归娶”一例,尚先生就没测准,先生又反思,反思的路径还是在卦象生克上打转转,完全忽视了爻象的应用。如按纳甲爻象论,以五爻为道路为外出之人,二爻为宅为家,可以看出主卦归妹五爻庚申克二爻丁卯,卯为门户为必归之象;再看变卦地泽临,五爻癸亥生二爻丁卯宅爻也是必归之象,一点疑问都没有。

以我多年的理论和实证,来看待尚氏之易案,觉得可以看到不少有价值的知识点,能学到不少可贵的知识。其实,不论谁的易案包括我的都可以拿来反复思考和研究,既便是准确的易案,也可以去思考还有没更好更便捷的思路,这就是不要把预测准了当标准,准了也并不意味着易理就没有探讨空间。我评点尚氏易案,反思自己易案,都是为了把易理实证的空间拓展的更大些。

读《周易尚氏学》

读《周易尚氏学》

读《周易尚氏学》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贺云飞干支易象,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4月17日 16:50:45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国学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

​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是不满现实的批评者,他们随时指出人的问题,直击人性弱点,这对于人性改造是有意义的,但是却很难被接受,孔子及弟子周游列国,也没有真正弘道于天下,因为人性并不是唯善的,反而是恶性随时诱...
孔子诞辰日闲话先秦人的生日 国学

孔子诞辰日闲话先秦人的生日

中国古人一向不重视生日,唐以前尤其这样,好像越到后来,越看重生日了,所以明清时代才有所谓的万寿节,即皇帝的生日。古代祭孔,也不是在孔子诞辰这天,而是在春秋二季中间那个月的上丁日。 据我个人的了解,中国...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国学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今日之中原,通过大力度的刨坟掘墓。扒挖出了大量的上古中原延续数千年的、古时一代一代的酋王豪富们赏玩炫耀高贵珍藏着的财宝器物,各种豪奢稀贵的古代青铜(鐱)摆设物件。 中原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依据刨坟掘墓...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把时间拉到一年之前的七月,那时的我刚开始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关于我为什么要开始读书,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也提到过,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一个关于书籍的梦想。但在那之前,我...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