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大的人应该如何养生,避免怒发冲冠!

来源:公众号 庆余阁评论

在通常能够看到的电影之中,我们经常看见电影为了表达主人翁的气愤之情,主人翁很多都是被气的直接吐血了,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是不是真实的呢,里面的中医学原理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从中医的角度,从《黄帝内经》的角度加以解释,让大家知道里面的真实内容。

大怒,则吐血

《内经》里面把生气导致的吐血现象叫做薄厥,其实我们身边会发现一些脾气大的人遇见了非常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生气很容易伤害胃部的血管,最终导致吐血的事情发生。中国古代的医家,观察到了这个吐血和肝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治疗吐血等出血症状的时候,提出了治疗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其实我们在治疗血症的时候,特别是吐血的时候,最常用的药物就是止血的,补肝的,还有降气的。而会出现这类疾病的患者,普遍在体质上都是肝脾不和的患者,很容易有中风的危险,这个时候就要看情况了。

脾气大的人应该如何养生,避免怒发冲冠!

什么是偏枯先兆

有的人中风,是因为脑溢血,这类人中风之后一般是的大脑出现问题,有些人则在中风之前就出现了偏枯的现象,这种偏枯的现象在人类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对称的,有的不对称的严重程度不大,有的不对称的严重程度非常大,当不对称的程度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疾病,这种疾病就是我们所谓的偏枯。

一般这种偏枯的人,在出现偏瘫之前,会有比较明显的身体偏枯的现象,一般这类人会出现身体的一半听话,一半不听话的现象,比如左半身出汗,右半身不出汗,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等等。

一看到这类患者,就应该知道他的肝胆不太好,还有可能筋骨也有问题,比如骨节烦疼之类的,软组织也不太健康。

所以,《生气通天论》之中,“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这一段所要表达的其实是一类人的现状,他们可能会生大气,有的是直接把自己气晕,有的是生气以后自己吐血了,有的是肝不好,导致筋骨不健康,筋不受力。还有的是出汗出一偏,最后还落下了一个偏瘫的毛病。

这些其实都可以归根结底为阳气的运动出现了问题,我们只要在平时的时候克制住自己的气性,或者是多疏肝理气,或者是多补血滋阴,或者其余的养生方法,自然就可以避免诸如此类的问题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读古籍《黄帝内经》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意象思维,即《内经》的行文本身是有内在逻辑的,这个内在逻辑就是按照一个类型进行分类,所描述的东西是前后之间贯穿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单独的理解,没有结合上下文,很容易跑偏了。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庆余阁,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4月17日 16:16:45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由小海穴指弹发麻说起 中医

由小海穴指弹发麻说起

平时,您有没有不小心碰到小海穴,麻酥酥的感觉倏的一下传到小手指指尖,一麻到底。 上小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发现了这个穴位,就用弹指法在自己胳膊上反复弹指,直到准确的找到小海穴的位置,然后去找其他同学做“恶...
为什么要学古中医 中医

为什么要学古中医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方能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各行业做学问相通的,我们深入学好一门学问,就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古中医是源自《易经》哲学系统指导下的理论和...
心气足,容颜不易老,不易有负面情绪 中医

心气足,容颜不易老,不易有负面情绪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中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色不泽。”人体的血液在脉络中流动,是需要心气推动的,心气的充沛与否,是血液是否流畅的重要因素。 中医讲气滞则血瘀,我们的容...
不要笑话中医抢青酸枣,大家都在抢青 中医

不要笑话中医抢青酸枣,大家都在抢青

当山上的酸枣还未成熟,一颗颗青果时,人们为了采集酸枣仁,就把还未成熟的果子采走,甚至出现了连根拔起、竭泽而渔的荒唐行为。 是个人都知道,还未成熟的酸枣仁没啥药效,但是为什么大家还都去抢青?你不抢,别人...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