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南师说它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一个传承文化的工具,很是认同,古人能想出这样一种将语言和文字分开的独特载体,不得不赞叹其智慧之高明。自古各地都有方言,不但老百姓说话不会“之乎者也”,就连士大夫也不会成天“与哉乎焉”,那怎样才能统一表达并用以承载延续文化命脉呢?这个问题想来两千年之前就细细考虑过了,文言文体也许就是其思考后的结果吧。我猜的,没有研究过。
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报道,说英国现在能读莎士比亚原著的人已经不超过三位,且都在剑桥大学工作,这就意味着,英国人几乎无人能直接从莎士比亚笔下吸取精华,只能靠后人不断解释、翻译、讲解才能趋入。谁能保证每一次转述都是到位的?谁又能保证这些释义中没有掺入作者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如果是这样,还能算纯粹的莎士比亚吗?而这不过是距今四五百年间的事情。回头再看看书店里出售的那一本本《语》《孟》《老》《庄》《史记》《汉书》,尽管有散失,但是它们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考验,如今仍能原样呈现在国人面前,不得不说除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便是文言文这种载体的功效了,我时常捧书感恩。
这样一种特殊的文体不但能精简生动地表达思想和事件,还兼具音韵气势之美,它仿佛不只是一个载体,无数人在吟诵挥翰之后深入文字三昧得以转变气质、树立志向、登科留芳。学习文言不能算难,如果觉得《说文解字》部头太大,可以读《尔雅》,若是手边有本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的话,拿起《论语》,估计三个月就能完成初遍。当然这不代表掌握,仅仅懂了文字而已,修行永远靠个人。
我坚定地认为,不懂文言文,不读文言文,就不能说了解中国文化,就像南师说的,拿不到钥匙,是打不开这扇门的。大师渐渐凋零,当代学界暂时未能出现能令大众叹服的公认人物,是否就是文字功夫不扎实导致的呢?那些逝去的大师们,包括极力提倡白话文的知名人物在内,无一例外都是儿时打下了极为深厚的旧学功底的,翻看他们的传记或者自述便可知晓。
公众号:可可习礼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