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了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对联作为本文的标题。而本文的主题,是以史为鉴——真的可靠吗?
一般来说,阅读史书是了解历史的最佳途径。但这要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确保史书的可靠性。但是,史书记载的就一定靠谱吗?我认为未必。
历史自古以来都由胜利者书写。元朝撰写《宋史》,明朝撰写《元史》,而清朝撰写《明史》。作为前朝的破坏者,在撰写前朝历史的时候肯定或多或少会带有主观色彩。
史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有自己的主观看法就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公正无私。就算不明说,字里行间也会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史官并不能穿越到过去,所以也不敢保证每一处细节都是真实的,就像《史记》也是结合了一些传说和想象。《史记》一些经典的对话,像赵高与李斯在秦始皇死之后的密谋,多半都是司马迁自己编出来的,毕竟百年前的对话,应该不至于一字不差。
还有一些皇帝,也会想尽办法修改历史,尤其是半路造反起家的皇帝。例如说朱棣,就想尽办法修改与自己有关的历史,以证明自己的靖难不是造反,确保正统。还有李世民,嘴上说着要看史官对自己的真实记载,看到之后又一再的修改。那些史官自然不敢违抗皇帝的旨意。对皇帝有利的,就算是虚构也要把它变成真的;对皇帝不利的,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也可以把它圆一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像明英宗朱祁镇被劫到蒙古受苦受难,史书上却说他在“打猎”。当然像隋炀帝这种把自己王朝搞没的皇帝,就算想修改历史也没人帮他。
靖难之役
就算不谈这些,中国的历史观也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唯心主义。史官们天真地认为只要皇帝尽职尽责、体恤民意,就可以保得江山无恙。但这是不现实的,一个国家能够长久保存的根本是制度。有了好的制度,就算出了几个昏庸皇帝,只要下面的人保证制度规则的进行运转,也不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用更通俗的说法说,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就无法保证江山永固。皇帝不是想万岁就能万岁,王朝也不是想无疆就无疆。要有实际性的基础。可很明显,史官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人的封建思想也多多少少左右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历史上,对王莽和武则天的评价都很负面,甚至不承认他们是皇帝,在《资治通鉴》中。对王莽的称呼是“莽”,对武则天的称呼是“太后”。而对其他皇帝,无论其昏庸与否,只要符合正统,那称呼就是“上”。从那时的评价来看,王莽和武则天都是罪人,但如果从近现代的角度来看,王莽就是伟大的改革家,甚至是穿越者;武则天也是风华绝代的一代女帝。时代的不同会导致评价的不客观性,也许以后也会有人说近现代的历史记述不客观。
还有一些细节。百年过去,对于同一件事的描述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史书只会采取其中自认为最合理的一种。而不同的史书,甚至同一本史书中不同的传记,描述都有可能自相矛盾。
但也不是全然不靠谱。至少在一些大事的记述上,绝对不会作伪!例如说王朝的更迭,史书上都会记载的非常清楚。
还有这里指出一个误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野史很不靠谱,但其实未必。有些东西正史上可能不敢记载,原因大家都懂。但是野史却可能把一些王朝、人物的辛密揭露出来,相对会更加的细节。但是野史相对正史没有那么严格的规范,所以有些东西可能就是未经证实,甚至是瞎编的。当然,正史在一些细节上,多半也是瞎编的。不然,那些有名的对话,是怎样一字不漏地记录在笔上的?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要正确地看待史书。不要不信,但也不要全信。要结合不同的史书,以得到自己的观点。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大家要有自己的辨识能力!
作者:杨毅持 公众号:你未听说的历史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