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上这一套5大厚册《六书通》品相残破不能见人,内容也似不讨喜-类字典,可转念一想当下木刻书日少,书虽残破,然大体全的(书缺少牌记和首册尾缺约10页);读书首2序(闵序,毕序)可知书是明末清初湖州闵齐伋的遗著,清康熙59年毕弘述增订出版,且喜本版尚是康熙59年基闻堂的原刻版(康熙原版乾隆后印,每卷首毕弘述的“弘”字末笔都缺一点,避乾隆(弘历)的讳,但是书中大量出现的弘字小字都没来得及铲除末点。后期的翻刻本有改”弘“为”宏“的)。
当时未能买下,念叨了一周后再书市,书还在,立买下。这些天费了好大力气修整了:衬纸修补破损,逐页整纸理平。终于稍稍能够见人了。
下图是网上找来的康熙原版原刻本照片 -毕弘述,弘字不缺笔
闵齐伋是何许人?那可是明末鼎鼎大名的出版家,他家几代为官,他却不那么热衷功名而是一心投入出版,成了书坊主,他创制的套版印刷在中国印刷史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和划时代的进步,当时跟随他在家乡湖州一起做套印版的还有凌濛初(“二拍”的作者,和闵同岁),可以说是闵凌二人为中国的读书人几百年来案头的黑白书籍带来了灿烂的彩色。他套版印刷的书籍纸墨精良,开卷朱墨灿然让人爱不释手,畅销全国,获利丰厚,可以说闵齐伋是个很有创新意识的成功商人。
湖州套版“闵”“凌”的商业品牌和当时徽州治墨大家程”“方”一样是明末资本主义商业的萌芽,她们讲品牌懂营销,重视产品质量。精美悦目的闵刻套印本因为收到读书人的喜爱而被珍藏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少,据说光收录于《中国古籍善本图录》的公藏就达到150多部。当然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部只20页的孤本插图册子《西厢图》:崇祯年间闵齐伋把六部不同的《西厢记》汇刻了为《会真六幻》一书,《西厢图》是它的附图,闵用六色套印技术,极具创意地将走马灯、景德瓷、屏风,汉镜,扇面,笺纸,宣德蟋蟀罐,提线木偶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西厢记20个情节画作,构思奇特,技法纯熟,标志着明代版画达到巅峰。这册孤本现藏德国科隆(民国时期一个德国医生从中国购买回去的);其版画之精美,多色逗版套印之绚丽,其超现实主义构图表现西厢“亦幻亦真”的"西厢"意境让人叹为观止!
闵齐伋一生出版了三十多部书,除了晚期出版的《会真六幻》一部外,基本全是正统的儒家经典书籍,这和出版了很多集部和通俗小说的凌濛初形成鲜明对比,或许这是他们两家在激励的商业竞争中形成的默契和互补。闵的出版活动停止在崇祯末年,为什么不再出版了?我推测:闵刻读者大多是走科举路的读书人,明清鼎革天下大乱波及到江南地区,经济萧条商业凋敝,对精美且价值不菲的儒家经典的书籍的市场需求呈现断崖下跌,加上多年老友凌濛初的殉国对闵巨大的心理震动,使得古稀之年的闵齐伋心力交瘁,加上闵家刻书事业可能也后继乏人,再没有心力从事出版活动了。这也是明清易代对中国资本主义商业萌芽的毁灭打击的一个案例。
入清后,闵为什么在顺治年间撰写这部《六书通》(或许更早就开始撰写和准备了)我怀疑他出于多种考虑:一来有出版之便,读书人自然希望有一本自己的著作”立言“传世;二来顺治时期,满清入关,征服江南,逼汉人剃头称奴,大有毁灭汉人传统文化的架势,编这部“通六书之变,传承汉文字变迁”的著作也是天下兴亡中一个”匹夫”的苦心。三来也许闵想要借这部费力多年的著作来重振中断的家族出版事业。可惜书写成的第二年,八十三岁的闵齐伋去世了,书没能雕版发行(换成20年前,闵或许能把这书雕刻精美套印本,大字墨色,小字朱印,凭“闵刻”的金子招牌,定畅销全国,如《说文》一样,读书士子人手一部,这或许真是闵著此书时心中所想) 可惜人生"出彩"大出版家,在黑暗时代下落幕时,竟没法出版自己的著作,真是一种讽刺和遗憾。
闵家的后人也没能出版这本《六书通》,大约过了50年后,这个稿本传至笤溪程炜处,程炜与毕弘述(字既明)的哥哥过往甚密,因毕弘述“尤精篆籀诸法”,而请正于毕弘述。毕弘述用四年的时间,在康熙五十九年厘定付梓以广其传。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中。《四库总目提要》介绍闵和他的《六书通》说 :国朝闵齐伋撰。齐伋字寓五,乌程人。世所传朱墨字版、五色字板谓之闵本者,多其所刻。是书成於顺治辛丑,齐伋年八十二矣。大致仿《金石韵府》之例,以《洪武正韵》部分,编次《说文》,而以篆文别体之字类从於下。其但有小篆而无别体者,则谓之“附通”,亦并列之。不收钟鼎文,而兼采印谱。自称通许慎之执,不知所病正在以许慎为执也。 看到四库馆臣的低评,似乎要小瞧了这部书,今人对《六书通》又另有评价:此书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字的不同形体,凡是一笔一划不同者并录,保存了大量的字体。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力图存古的思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收字太滥的弊病,缺乏必要的甄别,这可能与闵氏的文字修养有关。特别是其书引用的古器物和秦汉印章,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古体字,不管这些字形是否可靠,但是他终究为我们保存了一种形体,能够为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这也和本书的旨意相一致的,它本身就是为了保存字体,也是研究汉字字体演变及书法篆刻的工具书
其实闵氏自己在《凡例》说的很明白:“灼然乖悖者,芟之稍涉疑似,安知古人之不出于疑似也,现当并存以俟千古” 这样看来我们何尝不需要感谢闵齐伋对“疑似”的这种通达的态度,才为我们保存了很多古体字研究的线索,他的这种思想似乎在他的《会真六幻笺注》的序言中已经透露端倪,他讲了一句大智慧的话:“世界原是疑局,古今共处疑团。不疑何从起信,信体仍是疑根。我今所疑,孰非前人之确信也?我今所信,孰非来者之大疑也?”
我想还是要对这样一位有创新精神的出版大师,一个古稀之年还苦心著述的人前辈古人多些个敬佩,似不可苛求其著述中“存疑”而“不确”。 这套原版《六书通》自当珍宝之。
作者:嵇建超 公众号:古人古书的故事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