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还是应该凝神聚气,多看经典。经典中的人事,是高明的状态。
少看小说影视,小说影视不费脑,但激起的多是血气快意,并不高明。
1、
今早看到《资治通鉴·唐纪八》:
公元627年十二月,有人告尚书右丞魏征徇私舞弊。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按察其事,查无所获。
事后,唐太宗与魏征聊天,魏征拜曰:“臣荣幸得以奉事陛下,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
唐太宗疑问:“忠臣、良臣有什么区别吗?”
魏征:“后稷(尧的宰相)、契(禹的大臣)、皋陶(尧舜大臣)的时代,君臣协心,共创荣耀,这就是所谓良臣。龙逄(因谏为夏桀所杀)、比干(因谏为商纣所杀)当面与君王争论谏议,身死国亡,这就是所谓忠臣。”
2、
你看像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难遇到贤人,很难听到这样的贤声。
上述魏征的这个视角呢,转瞬就能让人联系到其它相仿的点。比如人际关系,比如朋友之道,比如义气。
常人认知的朋友之道,往往从哪来的?桃园三结义,水浒聚义堂,瓦岗一炉香。
这是血勇,是托底,是快意。
这是男人们,是江湖中人的朋友之道。
大家都是蓬草,势单力薄,出门靠朋友,四海皆兄弟,稍遇变故就会朝不保夕。所以你我相处,首贵义气,来了先酒肉管饱;朋友遇到难处,我要托底。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哪怕自己再借钱来转借甚至借脑袋也不吝惜。
这是忠友。
而魏征的这个视角、这个维度,就要开阔、宏大的多。
按他这个层次,朋友之道,贵在精进。我如何能天行健、地势坤,引发你也如此。相互砥砺,你我均把自己的能力、修养、眼光、胸襟都锻炼的更高更强。这是要紧的事情。
这是良友。
至于酒肉的热情、人情的往来、甚至包括危难之时的帮助,都并非主题了。
3、
不经人事,可能难以会意上述。
笔者为啥对此动容呢?
想起数年前的某夜,与忘年交的兄长对饮。我即将面临亲眷引来的一个大坑,兄长说你如果想清楚了,这个钱我给备出来。
我当时先表达了感谢,再说不愿这样处理。因为此坑填平,仍会有坑,当事人不受教训不警醒终不到头。波及他人的,应该止于我。
至于忘年交兄长与我,两人间的朋友之道,我希望是我自身能具备不断精进的本事与应对人世的能力,能虑远,能妥善平险,不该让其他人冒险。否则终会坏了这交情。
当时这层事,我隐隐只觉得该如此处理。及至到了今日,看到魏征的这番话,才明白其中的理路。为良友,勿为忠友。
公众号:禹州千草堂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