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多是复杂的,寒热交错,但是归根到底是需要平衡

评论

疾病其实就是平衡的艺术。先说一个患者。

一个老患者过来看月经不调和失眠。

形体偏胖,肚子偏大,一派痰湿热的表现,但是却怕冷,应该是皮肤这块不耐冷。类似两层位置,一个是外层,一个是里层。

现在很多患者的情况基本都是这样。所以有事后病人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奇怪,怎么又怕冷,又怕热。想吃冰的,又害怕吹空调……

中医里面这种分析特别多,因为大多数也都是被治疗的乱七八糟了才想到来看中医。

比如有上热下凉的,还有一半热一半冷的等,都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比较多。

开的方子比较简单,枸杞,生麦芽,西洋参,乌梅,黄连,麦冬,桂枝,白芍,灵芝,川牛膝,鸡血藤等中药,因为服药不方便,直接做成了丸子服用。

反馈失眠和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同时反馈,脚底原来皮肤不光滑,长了很多脚气,但是吃了药丸14天后,脚底光滑了很多。

疾病大多是复杂的,寒热交错,但是归根到底是需要平衡

中医看病,绝对不是盯着一个病来看,而是整体调理。所以我们看病也不要被疾病的名字局限了自己。

因为中医看病的角度不同。否则我们自己反向思考一下,如果中医看病的思路也和西医一样,那么中医就毫无优势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强调中医看病,一定要把屁股坐在中医的坐标系上,而不是用西医的思路思考,然后开的是中药,这是肯定效果不好的。

我们要用自己中医的情况来思考。中医具有非常奇妙的战略思维,甚至可以用大道至简来表达。

有些疾病,在西医那边分析来分析去,诊断来诊断去,说的非常绕口还非常吓人,可能中医这边就直接一一对应就好了。

比如白塞氏综合征,可能直接就甘草泻心汤了。根本没有那么多名头。还有中医对于治疗小孩的消化不良,方法手段就非常多。

千万不要觉得西医没有办法了,以为中医就没有办法了。中医的方法多了去了。

中医治病,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调理身体的平衡,你的阴阳不平衡了,自然就生病了。

如果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就正常了。因为所有的现在和身体不合拍的东西,都是因为偏差导致的,只要把偏差消掉,自然就所有的东西都跟着回来了。

而不用去管那些边边角角的具体道理。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只要道理对了,那么什么都可以通畅起来,自然各种身体不平衡的情况就会慢慢纠正过来。

公众号:临证和思考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8日 23:08:43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情绪、身体、中医和意象 中医

情绪、身体、中医和意象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分虚实、寒热体质。 我们大多数人生病,都是虚症。 因为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已经把身体搞亏空了,所以很多人的身体都是虚的。 当然经常出现的情况也会是虚实夹...
感而遂通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中医

感而遂通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毛主席说,世界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 这句话放在中医里也是一样,当大夫修炼的感觉修感而遂通,串联起五感对空间时间气流,患者气流的弹性链接,静能潜幽深,动能聚气破竹,就是逐步走向高境界的过程。 最近有...
为什么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中医

为什么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最近翻看了民国时候的一些医案,李聪甫,章次公等人的,越看发觉得之前看一些当代的医案的时候,不是着力不够,太过啰嗦没有重点,就是大夫对药性的理解不够,或是对前人的东西拙劣模仿,能从医案里看出,很多当代中...
周于藩《推拿小儿科》 中医

周于藩《推拿小儿科》

《推拿小儿科》,周于藩著,全本共135页。 推拿目录: 先观面定症诀,观面定症歌,面部观形察色图,又观面定症诀,观面定生死诀,又断死症歌,观小儿定症歌,按额定症诀,又分观面色定症歌,观日定症诀,问食定...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