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追求成功。患得患失者有之,不择手段者亦有之。
然而易经却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去获得成功,而是要做到“无咎”。“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那么,这两个字当中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智慧呢?
人生常态是“未济”
首先,易经并不鼓励我们执着于一个成功的“结果”,因为世上的事本就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成功结果。
一时的成功,若不懂得谦虚谨慎,勤勉不辍,与时俱进,转眼之间就会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卦,正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意思,这样的结尾安排大有深意。
“未济”的前一卦是“既济”,就好比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熬过前面六十二卦的艰难险阻,得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但这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马上又恢复到了“未济”的状态。
“未济”才是人生的常态。成功正如一场长途旅行,最漫长的等待在路上,最美好的风景也在路上。
放下对成功的执念
易经强调的是过程的成功,而不是结果的成功;不是靠自己个人的力量成功,而是靠顺应天道成功。
真正的成功,不是获得一个“既济”的结果,而是时时刻刻都能顺应天道,行善去恶,逢凶化吉。
领悟到这一点,我们的内心就彻底释然了。正如电影《英雄》中那句有名的台词:“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当我们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逐,目标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内心也会变得更加踏实。
很多人害怕失败,就是因为内心被各种“成功”之类的功利性目标所占据。人若一心想着成功,怎么能够专心成事?
只有彻底放下对“成功”的执念,才能不再患得患失,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无咎”的本质是顺应天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无咎”呢?
首先,“无咎”的本质是顺应天道,而非为了获得良好的结果。它的衡量标准是道德原则,而不是功利性的目标。
比如,剥卦的第三爻“剥之,无咎。”剥卦只有最上面的一爻是阳爻,象征君子;下面五个爻都是阴爻,象征小人。所以这是一个小人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局面,君子在这个时局下是不应该急于行动的。
这时若能审时度势,不违时取祸,保持实力,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也是顺应天命的,是“无咎”的,这也是一种成功。
第三爻虽然是“小人”(阴爻),但是它和其他的四个阴爻不同。它既居阳位,又和最上面的阳爻相应。这就如同在一个犯罪集团当中,一个有觉悟悔改的人。他虽然身处罪恶之地,但是他不做坏事,自己主动向好人学习,那么他也是“无咎”的。
“无咎”就是“善补过”
其次,“无咎”并非不犯错误。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易经《系辞》中说:“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无咎”主要体现在“善补过”上。在易经中,吉凶悔吝是四种最基本的结果。“吉”是需要努力争取的,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凶”是可以去努力化解、避免的。
两者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处在“吝”和“悔”的状态下。“吝”是指犯下小错,开始带来一点小麻烦。这时如果能够及时地“悔”,悔过自新,善于补过,就能回到“无咎”的状态,逢凶化吉。
反之,当处在“吝”的时候,如果我们因为被欲望所蒙蔽,或者因为觉得过错太小,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那么小错也会长成大错,最后带来凶的结果。
所以易经会不断地通过“吝”,来提醒我们“悔”,警示我们及时地将错误纠正过来,做到“无咎”。所以易经《系辞》又说:“震无咎者,存乎悔。”
一个人能够通过善于补过而做到“无咎”,就是最大的成功。成功不是用取得什么样的功业来衡量的。
明白了什么是“无咎”,以及如何衡量成功,我们就能超越成败得失,以稳定而坦然的心态投入到人生的事业中去了。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句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句话出自刘伯温,也被林则徐、邹韬奋等名人引为座右铭。
“善补过”即可“无咎”,“无咎”即可无愧于心,能够做到这些,你就已经取得成功了。
作者:诚之 公众号:舒涵说国学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