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堕落

评论

中国人最早发明文字的时候,是用于跟神灵沟通的,这有殷商的甲骨文为证。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字,几乎都是占卜的卜辞。显然,这样的文字,也只有巫师才能掌握。此时的文字,带有极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殷商如此,殷商之前,估计也差不多。虽然说夏的存在,还有争议,但我是倾向于有的。只是,当时的占卜方式可能跟殷商不一样,就像后来的周跟殷商不一样类似。如果文字写在容易朽烂的载体上,那就很难通过考古被发现了。

文字在周朝才普及到王族,然后贵族阶层都通过教育掌握了文字,待到春秋时分,孔子等人开办私学,文字才渐渐推广开来,但事实上也是上层人士才能掌握。由于秦汉之后,特别是科举考试兴起之后,即便是白丁,有财力读书,就可以通过科考改变身份,跻身士大夫行列。文字越来越下移,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清代,据研究,乡间的成年男子,多数都能识几个字。读书写字,成为一种社会常见的行为。然而,即便如此,文字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并没有完全消失。中国传统的道教,无论做法事,还是一般的宗教行为,只要是与神灵沟通,都得通过特别的文字,即所谓的符咒。哪怕是民间通俗性的读物,事实上已经很商业化了,比如通俗小说,弹词,善书和历书,尽管都是印刷品,但人们对待这些物品,还是不同于寻常的物件,多少有几分尊重。

即使在民国时期,民间社会,敬惜字纸四个字,作为某警示,是随处可见的。用过的带字的废纸,是不能随便扔的,用来做手纸,更是要被人责骂的。一般都是自己找个化纸炉给烧了,讲究一点的,还得专门拿到文昌帝君的庙里,用专门的化纸炉来焚化。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文字的内容当然什么样的都有,即使道教用来通神的文字,无论符咒还是青词,其实品格未必高,更未必有什么神圣性,但是,民间对文字,却一直保持着某种敬畏,跟尊重读书人,相伴而生,使得能够写点文字,尤其是文字功底不错的读书人,多多少少,会被人们看重。

然而,在今天,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发表已经不像纸质媒体时代,需要一点门槛,无论谁都可以随意上网去喷,弄巧了,说不定还会火起来。而自媒体时代,由于特别的环境缘故,越是垃圾的文字,只要能迎合某些人的阴暗心理,无论文字多么的荒唐,多么罔顾事实,没有逻辑,都能找到自己大批的观众。

事实上,时至今日,国人对文字的敬畏,几乎已经消失了。在某种程度上,文字跟短视频一样,成了人们宣泄低级趣味,阴暗情绪的工具,或者说,就是下水道。在这个过程中,文字也变得越来越不讲究,越来越低俗,混乱不堪。

文字的堕落

作者:南山之鸣 公众号:百家鸣放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月26日 21:39:21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国学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今日之中原,通过大力度的刨坟掘墓。扒挖出了大量的上古中原延续数千年的、古时一代一代的酋王豪富们赏玩炫耀高贵珍藏着的财宝器物,各种豪奢稀贵的古代青铜(鐱)摆设物件。 中原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依据刨坟掘墓...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把时间拉到一年之前的七月,那时的我刚开始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关于我为什么要开始读书,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也提到过,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一个关于书籍的梦想。但在那之前,我...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国学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何为“术数” 关于术数,它并不是“眼睛一闭就什么都知道”,首先它是根据自已的一套语言去模拟事件的发展,比如我们六爻就是用六亲、干支、六神、爻位、星宿、卦爻辞等来模拟,进而推测未来走向。正如系辞传所说“...
古人“高级黑”一例 国学

古人“高级黑”一例

以下读《资治通鉴》随记。 武将后代,偏出文豪 占据两晋文学史半壁江山的两个文豪——一个陆机,一个陶渊明,祖辈都是驰骋疆场的武将。陆机的祖父陆逊,就是那个在虢亭之战中大败刘备的少年统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