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先生厚道人

来源:公众号 峨嵋吹雪评论

宋濂先生厚道人

读《中国历代战争史•明》,大明开国文武中,宋濂先生特厚道。

书中记述关于他的几件事。

一是眼睛很特别

“目近视而明,一黍能作数字。”

很细很小的地方能看清,一粒粟米上能写多个字。如此本事,绝非常人。

其二是教导皇帝及太子

书中说他“尝为太祖及太子讲《春秋左传》,濂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 天下可定也。’又为太子傅凡十余年,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道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 ‘当如是,不当如彼。’”

让朱元璋及太子遵行《左传》的道理。作为太子的师傅十余年,一言一行地指导,论及执政及前代兴亡,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说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说人坏话

“濂官内廷久,未尝讦人过,太祖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为友,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在皇帝身边,从来不说他人过失。朱元璋让他评价群臣,他只说谁好谁好。还有他的道理,那些善的都是他的朋友,所以了解;不善者,不了解。

特意举了一个例子。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怒问群臣,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此非法!”问濂,濂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尔太祖览其书,果有足资采纳者,因悉召廷臣诘责,若非濂在,几误罪言者,特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就是那位下笔洋洋洒洒,东拉西扯的茹太素。给皇帝上书,写了洋洋万言。朱元璋一看就很恼火,群臣也帮着起哄,这里、那里、那里,都是毛病。有不敬皇上的,有妄议当朝的。问及宋濂,宋先生说法不一样。首先肯定茹太素的出发点是好的,为国尽忠。尤其是,现在正广开言路,千万不能过高要求,过多责备。

这些话朱元璋一听就明白,强忍怒火看下去。果然有些意见很不错。本来是他性子急,别人只是跟着走。他马上来个急转弯,再把大家叫过来,有批评同时有表扬,批评大家乱起哄,表扬宋濂有见识。如果不是宋先生,差点错误追责言事人。

不仅肯定宋先生这一次,追述既往,十九年来,从来不说违心话,从来不攻击他人之短,始终无二,这样的同志不止是君子,堪称大贤。

四是好学博通

濂一生嗜书,未尝一日离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朝中庆典宴会之文,碑记刻石之辞,以及礼乐制作, 多出自濂手。造门乞文者众,外国使者亦尝以厚金购濂文集。

一生嗜好读书,没有一天不读书。学什么通什么,写成文章,文采醇美,言辞深刻。所以到处都需要他动笔,登门求他作文的人为数众多。大明朝的人稀罕,外国使者也有重金求购宋先生文集的。

宋濂的各种好处,最令人欣赏的是为人。假如他教导的皇太子接班朱元璋,大明朝的做派应该改弦更张,另有面貌。可惜,皇太子死得太早,比较厚道的那位朱允炆斗不过他叔叔,被心狠手辣有似乃父的燕王朱棣夺了江山,动辄就要诛十族,又恢复了他爸爸设计的锦衣卫,使大明朝的统治,少了些温厚与宽容。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峨嵋吹雪,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10月17日 17:52:41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国学

从《考工记》“六齐”之说窥看中原青铜铸造技术

今日之中原,通过大力度的刨坟掘墓。扒挖出了大量的上古中原延续数千年的、古时一代一代的酋王豪富们赏玩炫耀高贵珍藏着的财宝器物,各种豪奢稀贵的古代青铜(鐱)摆设物件。 中原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依据刨坟掘墓...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

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把时间拉到一年之前的七月,那时的我刚开始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关于我为什么要开始读书,在之前的内容中我也提到过,一方面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做些改变了,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一个关于书籍的梦想。但在那之前,我...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国学

建立术数的正确认知,如何学好术数

何为“术数” 关于术数,它并不是“眼睛一闭就什么都知道”,首先它是根据自已的一套语言去模拟事件的发展,比如我们六爻就是用六亲、干支、六神、爻位、星宿、卦爻辞等来模拟,进而推测未来走向。正如系辞传所说“...
古人“高级黑”一例 国学

古人“高级黑”一例

以下读《资治通鉴》随记。 武将后代,偏出文豪 占据两晋文学史半壁江山的两个文豪——一个陆机,一个陶渊明,祖辈都是驰骋疆场的武将。陆机的祖父陆逊,就是那个在虢亭之战中大败刘备的少年统帅;陶渊明的曾祖父陶...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