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治国

来源:公众号 慈悲定慧评论

中国古人提出声、音、乐三个概念。所谓“声”,就是人心被外物感动,发出的自然而然的叫喊或感叹,应该是比较短促的。把不同的声按照高低起伏错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就是“音”。比如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说话朗读演讲。把不同的音连接起来,加上一定的节拍、动作、道具用来表演,这就是“乐”。人们在劳动和劳动间歇唱的劳动号子,哼的小调就带有“乐”的性质。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是古代一个部落名,这个部落善于歌唱。三个人拿着牛尾,再加上举手投足的动作,唱八个乐章。这就是“乐”。

后世则把声、音、乐组成“声音”和“音乐”两个词。

人被外物感动而发声。被喜悦感动,发出的声是自由的;被快乐感动,其声舒缓;被爱感动,其声柔和;被敬感动,其声廉直。被哀情感动,其声由急促而衰微;被愤怒感动,其声粗放而高昂。所以统治者对能使人民感动的事要谨慎对待。这里的“声”,就是指“声音”。

礼乐治国

一连串的“声”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它再有一定的文采,就是“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春秋时期,郑卫之音,是一种慢音,就是今天所说的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孔子把它说成乱世之音。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些人的《木兰花慢》都写乱世的感受或内心的感伤。乱世之音再发展下去,就是亡国之音。亡国之音的极致就是《玉树后庭花》和《霓裳羽衣曲》。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隋朝大军打到门口的时候,还在听《玉树后庭花》。古人诗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又说,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唐玄宗更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这里的“音”就是指“音乐”。

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只知声而不知音者,是禽兽;只知音而不知乐者,是普通百姓。只有文质彬彬的君子,才能懂音乐。懂得音乐就接近合乎“礼”,礼和乐都掌握了,就叫做有道德。有了道德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孔子说,周武王时的音乐《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因为里面毕竟有杀伐之声。孔子说,舜时的音乐《韶》尽善尽美,所以说,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是三个月不吃肉,而是因为这首音乐始终在脑海回荡,三个月吃的肉都不知道是啥味。完全超过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古代帝王制定的音乐,完全和为政融合在一起,礼乐治国。绝不是供人陶醉的靡靡之音!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慈悲定慧,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8月23日 08:59:47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今天跟大家唠唠读古文的一点感触 国学

今天跟大家唠唠读古文的一点感触

开始之前,再次向阿悠表示诚挚的谢意,如果没有他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催更,也许这篇推文面世的时间还要更久一些。 不久前我读完了《古文观止》——当然是节选的——突然感觉没啥好说的,无论是对经典的解读也好,...
地理方位与运气的关系 国学

地理方位与运气的关系

从我的角度看,如何选择居住的房子? 此篇文章旨在向人解释居住方位与人的思想关系,以便于我不用每次都向人去解释。 看过一篇文章,这样解释风水。一条磁铁,是分南极和北极的。当我们把一个磁铁切成两段以后就自...
我离文言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 国学

我离文言自由还有十万八千里

我曾经以为自己还有点文学素养,能读《史记》,也能读点杂文,《唐诗三百首》系列一读也能懂,解读《葆璞堂诗集》中《忆诗五首》第二首和第三首时,每个字都认识,一句话都不明白,基本上是一词一卡的地步。 很多词...
检索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 国学

检索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

这几天一直在注解《葆璞堂诗集》,一个字一个字研究意思,有时即使把每个字词的意思都搞明白,整句诗的意思还是弄不明白。最关键的是有时明明感觉某句诗中有引用,用典,但是就是不知道用的是哪一个,这种感觉很难受...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