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里藏刀

来源:公众号 编周记评论

“孝”里藏刀

几个朋友小叙,大家谈起孝顺的事。我给在座的讲了个关于孝顺的故事。说我国历史上记载了许多关于孝顺的故事,描写得相当地惨烈。《二十四孝》妇孺皆知,我就不说了。说个《资治通鉴》记载的孝顺故事:南梁帝国立法院主任殷不害,原定在别的地方督战,江陵沦陷,亲娘失踪,当时气候严寒,冰霜交加,冻死的人填满壕沟,殷不害一面哭一面找亲娘尸体,走遍每个角落,见到沟里死人,一定跳下去捧头细看,全身又冻又湿,汤水也不入口,哭号之声,始终不停。七日之久,才总算找到。

三天汤水不入口就四肢无力,五天汤水不入口一定仆到。七天哭号不绝,使人怀疑它的真实。我曾经有过一天一夜没喝水,转天大便就干燥了,差点没住院。

宋朝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是个读书人。刚刚考取功名,不幸老母去世。孝子守孝三十多年,最后骨瘦如柴,无法站立。被乡亲们从山上抬下来后,不久死去。此人却被后来的儒家大儒们推荐为“中国最孝顺的好儿子”。可笑!更可悲!孝行是一种美德,可是,我国历史上,美德带给人的,常常不是愉悦,而是痛苦。

历史上很多的孝顺故事都不太真实,有些甚至比较荒诞和愚昧。包括《二十四孝》里的故事。丧葬文化是儒家最推崇的。古时,三年之丧几乎成了检验儿女孝不孝的唯一标准。几千年下来,不但没有简化,反而越演越烈。

从抖音上看到河南一农村给老人办丧事,结果发生殴打事件。原因是村里有规矩凡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都叫“喜丧”,必须大办。邀请乐队、办流水席、搭台唱戏一样也不能少。据说是乐队放错了歌,《今天是个好日子》唱到一半,家属就急眼了。从视频画面上看老人的丧事场面相当地壮观,也不知道老人在世时,他的子女对他咋样。总之,现在的丧事已经变成了别人一场热闹的聚会。

我们的丧葬文化很大程度上滋养了活着不孝死了厚葬这种怪现象。生前行孝比起死后立碑要强得多。孝顺是一种修行,也是个人的事。不要把自己行孝的方式作为标准答案,不要乱加指责他人。任何事情都要因人而异,因事而论。更不要被一些世俗上的各种“讲究”所困惑,有些“讲究”只是披着“孝”的外衣而已,其实“孝”里藏着“一把能杀人的软刀”。

不管怎么说,趁着父母还在,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

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陪伴是最好的孝顺。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编周记,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8月13日 08:44:56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易经最重要的道理,就这两个字 国学

易经最重要的道理,就这两个字

很多人都想追求成功。患得患失者有之,不择手段者亦有之。 然而易经却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去获得成功,而是要做到“无咎”。“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那么,这两个字当中究竟蕴含了什么...
神仙打架怪力乱神的世界——先秦奇书《山海经》 国学

神仙打架怪力乱神的世界——先秦奇书《山海经》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山海经》之“海外南经” 冬天在瑞士爬雪山,沿途穿过高大的松树林,...
以毒攻毒:古代高人的智慧 国学

以毒攻毒:古代高人的智慧

治理社会上的事情,不可拘泥于书本上的经验。古代就有很多高人能臣,很好的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唐朝时,有位大臣叫做雀安潜,他被任命到西川任节度使,当时的西川也就是现在四川。当时四川境内盗贼猖厥,泛滥为患,...
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国学

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各位网友,这里是九丙易文,今天我们从玄学角度谈一谈现代文明和传统国学的冲突与融合。 大家知道、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完成了动能的特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化的过程使我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上世纪电脑和...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