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久失修”的信仰 · 从十姨庙说起

来源:公众号 玄学杂货铺评论

这可是个很古老的笑话了。

大体是这样的。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北纵目乡南彭衙村,古代叫做彭衙邑,属于同州。这个地方杜甫曾经去过,并且还写了《彭衙行》: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很长,上面是里面比较感人至深的几句,杜甫在战乱中往彭衙避险,写了《彭衙行》,杜甫殁后,这里就建了一座“杜拾遗庙”,杜拾遗这个没有疑问吧?这是个官职,是武则天老娘娘设置的,总的来说,就是“掌供俸纳谏,扈从乘與,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而荐言之”,简而言之,就是御史言官,大小事情哪里做的不对的,就要提醒,所以叫“拾遗”。杜甫老爷子曾经任职过“左拾遗”,所以世称“杜拾遗”。

不过后来以讹传讹,大家忘掉了“拾遗”是个什么官职,于是“拾遗庙”最后变成了“十姨庙”。大概是十个中年妇女,因为忠孝节烈被封神,最后杜老爷子一个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老汉,被塑像塑成了贞洁老大娘,还是分身十个。

这个故事很多见多识广的朋友听说过。其实被分身变性的,不光杜老爷子。

还有一位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这位老兄好死不死,也干过“拾遗”,所以他在阆州,就是大概现在阆中、苍溪一带,有陈子昂的庙,后来也变成了“陈十姨庙”,不过这次没有分身,只是变了性。

那些“年久失修”的信仰 · 从十姨庙说起

反正我第一时间脑子里就是如花,光我自己恶心不行,发出来大家一起恶心一下。

杜甫的庙不知道为什么香火还是比较旺盛,大概因为他走的地方比较多,各处都有他的遗迹,所以民间立庙祀奉的很多。

伍员(伍子胥)也是比较香火鼎盛的,一方面他忠孝,一方面他比较快意恩仇,民间就奉他为钱塘江大潮的潮神,以后逐步各种江河大潮时都要供奉伍子胥——主要也是为了祈祷行船安全吧。

但是伍子胥这个名字也在民间传变了味儿,成了“五髭须”,就是五绺胡子,所以民间塑造五髭须神像,都要把胡子分成五个叉

在温州一代,民间有给土地神配土地婆婆的传统——好像不只温州,我国人民好像有全民做媒婆的传统,连供奉文昌爷的大殿,也要配个文昌奶奶——我都麻了。

五髭须在当地的传说中没有老婆,而十姨又没有老公,嗐,索性就配在一起吧。

所以伍子胥和杜甫,两个差着两三百年的大汉,就这样变成了夫妻

那些“年久失修”的信仰 · 从十姨庙说起

当然,十姨也不只有一个老公。

还有一个,在浙江杭州,曾经有一座庙,里面除了供奉有村妇形象的杜十姨之外,还有一位,是东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刘伶大家都知道,一个嗑了药裸奔的酒蒙子,也不知道怎么就火了,大家都觉得他的日子过的不错,值得效仿,后来刘伶可能因为确实是个酒蒙子,也没许上媳妇儿,就把杜甫配给他了。

然后,更加神奇和吊诡的就来了。

陈子昂被讹为“十姨”之后,立庙供奉,虽然把陈子昂搞成了一个中年妇女,但是供奉起来却颇为灵验。《蒙斋笔谈》中记载:遂更庙貌为妇人,妆饰甚严,有祷亦或验

这就麻烦了,这个庙最怕不灵,也最怕灵,要是不灵,逐渐就毁了,或者移走本来的神,换新的神来供,如果灵,那就十里八村大姑娘小媳妇都跨着篮子,装着香烛蜡签儿蜂拥而至,以后只会是红袍一身儿换了一身儿,后来还要加上凤冠,披上锦袍。自从陈十姨大神显了灵,香火那叫一个鼎盛。知道的,以为是陈子昂,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陈靖姑呢。

大家还是比较注重杜十姨的庙。

据说温州那座立了十个女子的“十姨庙”,也是在当地颇为灵验,故而香火鼎盛。

在《谐铎》中,还详细记载了一个当地诗人误入十姨庙,夜间与十个女子作诗闲谈的场景,应该也是当地类似《聊斋志异》的传说:

那时应该是宋代,宋代太学有上舍、内舍、外舍之分别,有一个上舍的学生,去参观十姨庙,天色渐晚,就睡在庙里,晚上就梦到跟十位女子谈论诗词。

十位女子见到有访客,就说反正夜晚漫漫,孤苦寂寞,不如邀请一起入席吃喝,然后玩儿点文字游戏。

然后十位女子以此举出四书中的一个典故,然后接一个古人名字,例如二姨曰:“可使治其赋也——许由。”就是一种文字游戏,举出一个典故,然后以此典故作为字谜,写出一个古人名字。大家玩儿的正开心,后来又各自写诗。不料到了上舍生某写诗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后来好容易哆哆嗦嗦写了几个字,还有错别字,正当大家要嘲笑时,突然有一个老人从中堂走进来就坐在主位上,这位老人说;

吾浣花溪杜拾遗也!自唐时庙祀于此,不意村俗无知,误‘拾遗’为‘十姨’,遂令巾帼者流,纷粉鸩踞。犹以汝辈稍知风雅,故尔暂容庑下。乃引逗白腹儿郎,以粪土污我墙壁。自今以后,速避三舍。勿谓杜家白柄长镵,不锐于平章剑铓也!”

这里的意思就是,我杜甫的庙既然被讹为“十姨庙”,你们几个女子来此受香火。我认为你们几个略通诗词风雅,所以容许你们在这里居住。现在你们逗弄不学无术的年轻人,用这种破诗来污染我这里的墙壁,从今天开始,你们统统滚蛋,不要以为我老杜家的长鑱(一种犁头农具),比不上平章剑锋利!

吓得十个女子赶忙跪下请罪。旁边那个傻乎乎的青年还不知发生了什么,有其中一个女子告诉他,这是杜少陵。

青年茫然:杜少陵,杜少陵是谁?

十姨怒曰:“杜少陵且不识,也来此处谈诗,累及我等。”出十手齐批其颊。

后人有所感叹:杜少陵一生志愿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这位上舍生却不得而入,“粉壁易涂,长镵难犯,固知看守浣花溪祠堂,亦非易事。”

不过后来,十个女子像全部被推倒,重新祀奉了杜甫。但是庙就不灵了,大家逐渐就遗忘了这座不灵的庙,后来被拆毁,再也没有重建。

这样的以讹传讹,民间有很多,也有根据传说、神话建庙的,也有根据话本小说建庙的,也有根据某个神婆做了个梦就建庙的,反正越传越真,越传越有理。

一个错讹的庙,供奉了一位根本不存在的神仙,但灵的一批,后来有文化人来此批驳,正本清源之后,庙反而不灵了。中间是何道理,还望各位读者自行思量。

岂不闻嗡玛尼叭咪吽和嗡玛尼叭咪牛之辨乎?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 公众号 玄学杂货铺, 整理 发表于 2022年8月11日 09:19:18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东北倒流二十年|小城德惠的书店 民俗

东北倒流二十年|小城德惠的书店

我2002年来到德惠县城念高中,加上复习一呆就是四年。这是长春下属的一个县城,借着北方便利的交通,发展一直不错。不过,我最爱的还是它的书店。 从上高中的那一天起,逛书店就成为我的生活习惯,占去了空闲的...
不忿 民俗

不忿

1、 我们楼下有一个澡堂。 很多南方的朋友,可能没见过北方的大澡堂。除了一排淋浴头之外,核心是一个宽三米多,长四五米的大池子,里面是热水。冬天天寒地冻,人脏了,疲了,乏了,就来泡一泡,筋骨与精神都焕然...
摆书摊的一家人 民俗

摆书摊的一家人

上高中的那会儿,最迷恋的事情就是买书,自然接触了很多卖书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摆书摊的一家人。 这家人姓陈,我最早见到的是他家老爷子。那还是中考的时候,很少进城的我终于能在县城里痛快地逛街了,就在路边碰...
为什么得甲状腺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民俗

为什么得甲状腺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第一,饮食环境的影响。 这些年的食盐都在加碘,抗凝剂.... 食品安全问题是其一。 第二,环境压力。 信息量流转巨大,人们生活的工作环境,各种压力山大。 情绪问题加重,内耗都是甲状腺的杀手。 第三,生...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