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安良好的环境中,通常不需要担忧人身安全,即无需忧虑狭义的攻击者。然而,仍不免遭受各类攻击,即来自小人的无形加害。秩序再良好的环境,也充满着形形色色、利益与志趣相左的人,而人群中最不缺乏的一类人便是小人,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施加伤害或负面影响,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攻击者。在一个强调秩序与纪律的环境中,通常无法直面回击小人的攻击,这为纪律与人情世故所不容,回击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倒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若放任小人的滋扰,不仅是非观念和职业自尊受到挑战,还有害于身心健康,打破平和,渐渐地将会丧失活力与归属感,甚至萌生去意。
那么如何应对小人的隐形攻击呢?如何与小人相处呢?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只是因近日颇为糟糕的遭遇而再次被提出来。常言道,宁得罪十个君子,不得罪一个小人,躲避被认为是上上策,这也是之前的处理方案。然而在单位中,同事与工作内容大部分是不可选择的,强调规矩、程序与纪律的国企尤为如此,所以躲避小人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相反,躲避反倒会让小人肆无忌惮,毕竟柿子专捡软的捏是小人之习性,所以无论是否躲避,都有消极的影响在恭候,小人的影响如腐臭之味笼罩着四周,逃无可逃。与小人相处共事已是令人疲于应对,还要不停面对小人言行,这主要指人并非小人,但所作所为是小人之举。对于此类人的言行更难应对,不仅无法直接回击,还不能与之对立,若与之对立,则会被视为妒贤嫉能,自己反倒成了集体眼中骄横跋扈之徒。
就此问题与若干友人探讨,有一个观点颇为新奇,即认为应将小人都留在自己身边,这看似是奇谈怪论,却充满智慧,大概只有将他们留在身边,才能使负面影响处于可控的状态,避免影响或伤害外溢。这一观点适用于上下级关系之中,回答上级如何管理小人,对于同级关系则难以参照,毕竟小人们的去留不取决自己,更不在自己管控之中,在自己身边则会深受其害,尤其是小人相互勾结时,再突破就相当困难了。小人因利而聚,形成的合力自然强大,加之其不惜突破规则与破坏公义,自然具有优势地位,而恪守规则、束于条条框框之下正人君子则是单兵作战,且无法动用具有伤害力的武器,结局常常是悲剧式的,被小人驱逐出去。
更多的人会给出以下建议:不要得罪,敬而远之,言行谨慎,切忌利益瓜葛,忍气吞声,无妨吃小亏。几乎没有任何建议指向与之斗争或博弈,尤其是近在咫尺的时候。通常来说,小人的加害能力虽不及恶人般强,但小人施加伤害的方式防不胜防,且在施加伤害时毫无顾忌,不讲“武德”,这显然是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或普通人难以招架的。就数量来说,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就行事而言,君子言心,小人攻心,其道不同,其效自异哉;就规范而言,小人不为虚名所羁,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这是德享荣之捷径。无论从哪方面,都指向一个结论,即能躲则躲,能忍则忍。想必正是因为小人占尽规则优势,历朝历代总是“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的局面。
因如何与小人相处是一个无最优解的问题,所以为之发了一条动态,询问大家的意见,收到了四条答复,分别是“不想处理”、“别处理了”、“头疼”、“离他远点,避免交集”,这都在意料范围内,可见该问题之棘手程度。
怒火已整整烧了两天,可仍想不到根本的解决之道,本想将两件事都如实上报,请求居中裁决,但又不愿劳烦所敬重之人,只得慢慢消化愤懑,调整与小人、准小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在两次较量中,为小人之事者都占了上风,真切合《荣枯鉴》一书的描述——“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
如何处理与小人之间的关系,若干关切者早已给了建议,告诫不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终究是名之负累过重,想要较量一番,正名申义,可结果差强人意,小人与恶人相比,前者更难对付。君子仁交,惟忧仁不尽善,强调清名的人受规范所拘,小人阴结,惟患阴不制的,强调不惜动用任何手段达到目的,故君子弗胜小人,无法在与惜身重利的小人博弈过程中胜出,可谓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此事之后,怕是要回归众人所选之路,避之顺之,唯不明争。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