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评论

说起“梁唐宰相家”的来历,却绕不开陶弘景和王远知

 01

跟葛洪真人一样,陶弘景也是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如果说葛真人是一位急诊科大夫,那陶弘景仙长就是药物科的大夫。

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陶弘景,南朝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陶弘景原在齐朝为官,后曾隐居茅山乾元观,专心研究道学、医学,力主杨羲之道教上清派,并搜集、整理、充实、发展该道派,使其教派理论系统、仪式规范、组织规模,成为道教茅山派,亦称道教茅山宗,尊三茅真君为该派祖师。

陶弘景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好奇心很强,而且博览群书,在十岁的时候因为看了葛洪的《神仙传》,从此就迷上养生之道。因此,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声名远播,才华不凡,很擅长下棋、弹琴,在书法上工于草书和隶书。

十五岁时,作《寻山志》,直言“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文章讲求对仗,工于押韵,堪称六朝骈赋的佳构。韵随意转,自然天成,在思想上充分体现了陶弘景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的道家思想。

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虽然生活在贵族群中,但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批改翻阅文稿,朝廷礼仪事务,一般都向他请教决断。家里困贫,他想要求做地方官却不成功。

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从陶弘景的经历看,他的宦途生涯是很不顺利的,在十多年的官宦生涯中,仅在诸王侍读、奉朝请等闲曹职务中兜圈子;其间曾“求宰县不遂”,“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这与他原来的抱负是大相径庭的。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云:陶弘景“方除奉朝请,拜竟快怏,与从兄书曰;‘昔仕宦应以体中打断,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出为浙东一好 名县,……今年三十六矣,方作奉朝请!……不如早去,无自劳辱。’”

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37岁的陶弘景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同意他的请求,赏赐他丝帛,传令地方上每月提供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供他服金饵丹用。陶弘景远离世俗,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

自从他退出宦途,到茅山作道士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原来在宦途中郁郁不得志的无名闲曹,却渐渐变成了朝野尊崇的著名道士。

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502年,萧衍初即位时,国号未定,陶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遂立国号为“梁”;举行大典即位时日,亦由陶弘景所择,最后梁武帝选择四月初八佛诞日。亦想请陶弘景入朝为官,遣大臣至山中礼请,屡加礼聘,均被陶婉言谢绝,并赠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与君”。梁武帝见图便知其志不在仕途,遂不再提聘官之事。但索性将太子送往茅山拜陶弘景为师。

每国家遇有大事,梁武帝皆会前往咨询,二人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梁武帝每得其书,则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

陶弘景为方便起见,在乾元观内专门设立了一咨询处,后人便将乾元观称为“宰相堂”,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居茅山45年,于粱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卒,享年81岁。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陶弘景学识渊博,一生著述甚多。据初步统计,共约80余种。除道教著述外,还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兵学、医药学,乃至文学、艺术、经学等,其数量之多,研究领域之广,在当时是出类拔萃的。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茅山志》卷九《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列有书名,兹不具录。

02

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隋唐时期还出了一位著名的茅山道士王远知(530~635),也称“远智”,字广德。

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徙扬州(今江苏江宁南),是当朝的国师。据载:生于世宦之家。年十五,师事陶弘景,得上清派道法。年十八,从师宗道先生臧矜。臧矜当时为国师,他洞察事物幽深微妙,思维深邃,空灵多变。平时大力倡导道教,曾得到梁、陈二朝皇帝的器重,以礼相见。在他的参谋下,朝野曾出现一派旺盛发达的景象。王远知接受臧矜的道教思想指导后,就开始修炼道教功法,辟谷休粮,日服松子。经过一段时间,王远知决定离开老师,隐居深山。

隋开皇十二年(592),杨广居扬州,厚礼敕见。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召见于涿州临朔宫,亲执弟子礼,问以仙道事。炀帝归朝,扈驾洛都,奉敕于中岳修斋仪,复诏移居洛阳玉清玄坛。

茅山被称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呢?

唐高祖以其曾密告符命,授朝散大夫,赐金缕冠、紫丝霞帔。武德(618~626)中,唐太宗为秦王时,与房玄龄微服谒之,从其受三洞法。太宗即位后将加重用,远知固请归山。

据《旧唐书·王远知传》称,太宗李世民曾降诏书云:“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玉笈者,其孰能与此乎!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近览来奏,请归还山,已有别敕,不违高志,并许置观,用表宿心……”乃诏洛州资给人船,并施法服。

贞观九年(635)又于茅山为其造太平观(《旧唐书》作“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观未毕,即逝世。

陶弘景和王远知在茅山隐居期间,整理上清经创立茅山宗,著书立说传道中原,分别成为上清派第九代和第十代宗师,他们不仅是茅山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中国道教史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梁唐宰相家”的雅号便由此而来。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奇闻最后更新:2022-3-14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2月28日 19:53:58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邱先生算卦,能算清自己的死期 奇闻

邱先生算卦,能算清自己的死期

杜甫老先生说:“50不为夭”,邱先生死时,70有3,更算不得夭亡。但听到他的死讯,故乡附近村庄里的上下人等,还是惊慌失措了一阵子,大有今后不知该往哪里活之势。一个邱瞎子死了,仿佛大家都成了瞎子。 邱瞎...
杨家将 奇闻

杨家将

在古老的无锡附近,太湖的碧波中,住着一户渔民母子。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朴实,依靠着湖中丰富的鱼群为生。每天,他们会划着小船进入湖中捕鱼,然后将鱼卖掉换取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和茶,以及新鲜的蔬菜。他...
四儿子 奇闻

四儿子

在一个偏远而古老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位名叫赵范的老人。这个村子虽小,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赵范年轻时,曾因为饥荒四处流浪,为了求得一口饭吃,他不得不假扮成和尚,四处化缘。这种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却...
另一个迁坟 奇闻

另一个迁坟

其实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流传着财不露白的说法,哪怕最铁的哥们儿也不能表露你暴发户的身份。山东大衣哥就是一个例子,即使你天天行善,日日积德也会有人眼红你的钱财。他看不到你辛苦的时候,只在乎你不能比我...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