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年味这个词就会反复被提及。
在人们口中,年味可以是对整个春节的评价,可以是对某个场所迎新装饰的评价,可以是对春节时某个活动、某个仪式的评价,可以是对某种新年氛围的评价……
说到底,年味其实只是一种感觉。
年大家一起过,但年龄不同、处境不同、心境不同,对年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即便是我们自己,在不同的年龄,所体会到的年味也不尽相同。
于我而言,年味似乎都已封存在了儿时的记忆之中。
(一)
年味,就是新衣服的味道。
按照我们这里的旧俗,大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都要换上新衣服,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寓意除旧迎新。
以前,维生手段有限,经济条件差,维持一家人的生存,已几乎用尽父母的洪荒之力,平日里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为我们添置衣服。
但不管怎么省吃俭用,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为我们添置一套(件)新衣服。
那个年代的父母,给孩子买衣服,似乎都习惯买大一两个码。他们估摸着孩子会长得很快,买大一点,可以多穿两年。
显然,他们过于乐观——营养匮乏之下,孩子哪能长多快啊!
我9岁那年,母亲买给我的过年新衣,我一穿就是三年,但直到穿烂了都还不合身!
过年的新衣服,母亲会在年前的某个圩日买好,我们试穿后,她觉得“合身”的话,就放进柜子,等到年三十再拿出来。
我们无不盼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这样就可以早点穿上新衣服了。
我不时会偷偷打开柜子,拿出来看几眼,想象着自己过年时穿上它的样子就激动不已。
一到年三十的下午,我们便无心在外游荡,连放爆竹也没了兴致,一心想着早点洗澡,穿新衣服。
买回来的新衣服都不会洗,穿上去仍有一股甲醛的味道,那是新衣服特有的味道。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年味。
(二)
年味,就是美食的味道。
过年,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吃。
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食物——它们或者食材贵或者制作复杂,年三十晚上才会出现在餐桌。比如腊肠、板鸭,它们一上桌年味立马就出来了。
还有一道我们叫“肉丸子”的菜,只有过年节和办婚宴的时候才会做。
这道肉丸子的用料和做法都与别处不同:
五花肉、冬笋、冬菇、冬菜、生蒜苗等原料切碎,加老抽和盐搅拌均匀,腌上一段时间。
待原料入味后,加番薯粉和清水反复搅拌搓揉,使薯粉与配料充分混合,然后撮起一块揉成乒乓球大小,放进滚烫的油锅炸,炸至表皮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趁热咬上一口,牙齿可以分明感受到肉丸子外层的脆、中间的松、里层的糯。
很快,五花肉的酥滑、冬菇的软韧、冬笋的爽脆、蒜苗的清香就回荡在整个口腔。
肉丸子也可以清蒸,但口感和味道的丰富性不及油炸。
肉丸子出锅后,母亲先捡一碗,放在灶台的香炉旁——年节出油锅的东西,只有先奉了灶神和祖先,我们才能吃。
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可以用来当菜,也可以当零食,还可以当配料——煲鸡的时候放下去一起煮,吸饱了鸡汤的肉丸子,吃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
我们一般直接用手抓着吃,吃完,手上沾的油脂都还满是肉丸子那股特别的香味。对我们而言,那就是年味。
(三)
年味,就是爆竹硝烟的味道。
过年的热闹,大概有两成是团聚带来的,而有八成是爆竹带来的。
临近过年,爆竹就在村子各个角落零零星星地响起来了,离年三十越近,爆竹声就越密集。
我们这里,年夜饭要放大长串的盘炮,我们称之为“茶麸饼”,之后的早晚两顿饭前都要放爆竹。
大年初一,在祠堂举行的迎族谱、祭祖先、开大门仪式,年初二出行,年初三送垃圾等仪式,爆竹都是绝对的主角。
特别是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祠堂开大门仪式,更是爆竹黑洞。
大年三十下午,族人会把祠堂的两扇大门关上。第二天一早,族人齐聚祠堂。村集体会买一批爆竹,但主力还是每家每户自带的爆竹,带到祠堂来的,往往都是10万头以上的大爆竹。
到了吉时,先是敲锣打鼓将安放在祠堂阁楼的族谱请下来,摆上贡桌,由族老翻至印有祖公祖母画像的一页,进行拜祭。
拜过祖先后,由族中有名望、有文化的长者,将上一年娶的新妇、出生的孩子的名字庄重地写上族谱。
完成这些仪式之后,才进行开大门仪式。
开大门仪式主要就是放爆竹,老人们说,爆竹放得越响,新年就会越旺。
爆竹从祠堂的中厅开始放起,一路到前厅,再在爆竹声中打开大门,然后在祠堂门口继续放,这个过程有时长达一个小时,仪式结束后,地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鲜红爆竹纸。
过年期间,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爆竹硝烟的味道。对我们来说,那就是年味。
(四)
年味,就是花生瓜子的味道。
我们小的时候,过年的零食基本都是自产自制,品种倒也丰富——红瓜子、炒花生、咸干花生、米粉饼、油角、蛋散、油糍,葵瓜子、糖果、米花糕也会少量买一些。
但大家的口袋里装得最多的,还是红瓜子和炒花生。
开春,家家户户都会种上几垄那种产红瓜子的小瓜,七八月份就能收。瓜成熟后,只是挤出瓜子,瓜一般不吃,主要用来喂猪喂牛。
瓜子洗净晾干,放在干爽的陶缸里,年前拿出来一炒就可以吃了。要是怕热气,就和生蒜、甘草一起煮熟晒干了再吃。
花生一般选那些个小籽多且饱满的红衣品种,小火慢炒,其中的佳品外壳如旧,花生衣一触即掉,入口香脆,镬气十足。当然,也可以用盐水煮熟晒干的方法,这样虽然有味,但口感偏硬,费牙。
过家拜年,都是坐下来都是边花生瓜子边聊天。
印象中,村里人炒红瓜子和花生的耐性都很一般,佳品率极低。大家炒出来的瓜子和花生,外壳两侧都有黑点——很明显是火烧得过旺。
这些瓜子吃过之后,大拇指、食指和嘴唇中间都黑乎乎的。
在我们看来,放爆竹之余,剥剥花生、嗑嗑瓜子,年味尽在其中矣!
公众号:会心斋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