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的术、器、法 国学

老师们的术、器、法

早上看到老师推送的一篇文章,以及之前略有谈及的王东岳,想要聊一聊"老师"这个话题。什么样的老师是一个好的老师呢? 当有人分享一些"干货"或者说"硬东西"或者"知识"的时候,大家会比较开心,但是实际上,...
阅读全文
《内传秘旨》清代名师秘授民间堪舆抄本 堪舆

《内传秘旨》清代名师秘授民间堪舆抄本

清代名师秘授《内传秘旨》,作者阮祥炳,全书共76个筒子页。 内容包括,神煞总论,造微赋,望山断,相塚法,覆坟经,仙传破土见物尅应,二十四向论十二禽兽演禽局,八龙十二向阳四龙,辨龙吉山,静宅放水歌,寻龙...
阅读全文
末代皇帝挖水沟,王朝因此灭亡 历史

末代皇帝挖水沟,王朝因此灭亡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诗叫做《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写的是古都南京。但是南京的古都却有个特点,基本上都是偏安王朝,或者寿命非常短。相传这是南京的风水被破了的缘故。所以诗人慨...
阅读全文
杂书.记缘(五) 一部文言文的哲学手稿 国学

杂书.记缘(五) 一部文言文的哲学手稿

买《奇门阐秘》数十天后,我又在文艺路古玩市场买到了这部《原人》手稿。当时我就判断这是郃阳一个老秀才写的。之前我并不知道此老的名姓,为什么不知名姓,却敢肯定是他所写呢?此中縁由,后文再叙。 大约缺纸,他...
阅读全文
肤施为什么叫肤施? 历史

肤施为什么叫肤施?

流行的解释是“肤者大也,施者迁也”,肤施就是“大迁”。说公元前406年,魏斯灭中山,迁中山王及其族人于上地军城,建肤施城。 但此说的问题是,为什么“肤施”就是“大迁”?“肤者大也,施者迁也”从何而来?...
阅读全文
“七年師兌簋盖”辨伪 国学

“七年師兌簋盖”辨伪

综合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的考察,本文认为《铭图》著录的“七年師兌簋盖(器号5302)应是真器、伪铭。 (所谓的“七年師兌簋盖”) 師兌器包括两件“元年師兌簋”(《铭图》5324、5325)和两件“三...
阅读全文
中原上古时的刀 国学

中原上古时的刀

刀 《说文解字》 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都牢切 许慎解释的刀是武器。 今天的考古学者专家们从刨坟掘墓扒挖出的古代物件中已经考出了甲骨文、金文及战国时期的刀字。见下图 既然已经从实物证据中找到了刀...
阅读全文
​杂书.记缘(三) 张道李胡子 国学

​杂书.记缘(三) 张道李胡子

这是一本劝善书。刊印于民国五年(1916)。 之前我压根不知有这本书,倒是在日常语言中,谁要说一件事因为不得要领说不清楚,就会有人埋怨:“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张道李胡子!”这和说“没说出个三七二十一”、...
阅读全文
春秋中的那些“讲礼”与“不讲礼” 国学

春秋中的那些“讲礼”与“不讲礼”

华夏是礼仪之邦,这个口号一直喊了几千年。但是,不论是今世还是历史,现实还是文化创作,我们发现屠sha、阴谋、强夺等非礼之事充斥着视线。那么,华夏之国究竟讲不讲礼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探讨礼的含...
阅读全文
老北京结昏时间并不在上午 民俗

老北京结昏时间并不在上午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由于不了解老北京的传统结昏习俗,误以为北京人结昏的时间就是在上午。久而久之,就连老北京人也都给带的懵圈了。 其实我们老北京人,一直遵循天地人和、昏时举礼的规矩,于黄昏时分结亲举礼相传...
阅读全文
杂书.记缘(一) 最早遇到的两本文学书 国学

杂书.记缘(一) 最早遇到的两本文学书

少年时缺书读,抓住什么读什么,只要是书,再低再俗的也不放过,高级而不懂的就硬啃,就像青黄不接时对付饥饿的肚子,碰见香的好吃的固然狼吞虎嚥,对粗糠野菜也不会嫌弃。多年下来就形成爱读烂书旧书癖书怪书的脾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