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老吏能救命

评论

中国古代,很多府司都有一些年老资深、经验丰富的老年书吏。他们因为长期从事文书工作,熟悉有关典章掌故。

不起眼的老吏能救命

古代书吏

别看他们不太起眼,但是关键时候,他们不但能帮上司大忙,甚至还能救命。

宋徽宗时期,当时翰林院有位担任孔目的老吏,这个孔目就大概相当于师爷或高级秘书的角色,每当学士们把代拟诏书的草稿写出来后,这个孔目吏必定伏案仔细阅读,若有疑问或者错误之处、立即告知。

工部尚书刘嗣明,曾写了一篇《皇子剃胎发文》打算呈送皇上。文中用了《诗经》中“克长克君”的话,孔目吏拿着草稿来请教此话怎讲。

刘嗣明得意的说:“这句话是说能做师长能做君王、真是绝妙的颂词!”

这位孔目吏却拱手劝告说:“大人,皇宫内阅读文书却不是这样,最忌讳语言嫌疑。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既克长又克君’,大概不能用吧?”

刘嗣明听后大惊,急忙说:“你说的对!”急忙把这句话改了过来,避免了一场潜在的诅咒皇帝的悲剧下场。

这位孔目吏真是救了他一命呀。

随后到了靖康年间,京城开封被金兵包围,士兵们赖以御敌的武器和铠甲都破烂不堪。有的人就说太常寺存有过去的祭服数十套,闲置无用,可以用来制造铠甲。

太常寺的领导刘珏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就起草奏章,打算把祭服献给朝廷,随后他把奏章的草稿交给手下的一位书吏誊写。

但是奇怪的是,这位书吏字写得又快又工整,平常从没出过错误。可今天书吏拿来抄好的奏章,却少了两个字。

刘珏本来着急上朝,但还是压住了火了,就催促他赶快重写、书吏连续写了三遍,但是错误地方依然没改过来。刘珏大怒、痛责一番这个书吏。

这位书吏迟迟疑疑地道歉说:"大人啊,我本来不敢写错,只是小人我自己略有一点看法,请您知晓,若按照《礼记》的要求“祭祀的衣服如果破了,就用火把它烧了’。如今国家正在危急关头,少卿大人您固然体谅国家的难处,确实不应该按往常惯例行事,把祭服上交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又是礼部,又应当唯当遵守礼制。所以,我觉得不如等朝廷下诏来索要祭服,那时我们再交纳上去,要比您自己先违背礼制去进献好多了,这个方法更加两全其美。”

刘珏深感惭愧,这时才明白书吏一再故意写错的原因,他慨叹再三,终止了献祭服这件事。后来。他经常对人说,赞赏那位书吏的一番苦心。

别看是不起眼的底层书吏,但是他们对于人情世故的拿捏,可比官员强多了。

公众号:茶文说书

福利: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秘术网,回复:666,赠送247本相面、手相、盲人派算命、摸骨、铁板神算、解梦、测字、占星等秘术古本!
  • 微信:1715524655
  • weinxin
  • 公众号:秘术网
  • weinx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4月10日 20:48:07
  •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提供或转载自优质网络合作媒体,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有版权权益方面的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方更改和处理!
史上最好的父亲朱元璋:人世的三个幻象 历史

史上最好的父亲朱元璋:人世的三个幻象

今年笔者看到了这里,所以时常提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无穷变化的小宇宙,不断生灭变化。那么,其实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事,它都有各种真理的呈现,只是你应缘对接到了哪个点? 昨天看到了三个点:拯救,吵架...
霍光与曹操:相似的位置,不同的结局 历史

霍光与曹操:相似的位置,不同的结局

1、古史认为霍光是忠臣楷模 《资治通鉴·齐纪第七》: 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病重将死,临死前对他最信任的弟弟拓跋勰(xié)说:“我这次要不行了,南齐依然未曾征服。太子年纪小...
看看刘统勋兄弟娶了谁家的女儿 历史

看看刘统勋兄弟娶了谁家的女儿

以东阁大学士刘统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为代表的清爱堂刘家,累世从宦,名人辈出。清爱堂刘家能成为著名的世家望族,门当户对的婚姻往来其实是重要成因之一,从刘统勋兄弟婚姻,我们也会找到答案。 刘统勋父刘棨,共...
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 历史

老皇帝为啥总选并不聪明的那个当太子?

你我常人,很难理解历史中的一个现象:在太平时代,登基的那个新皇帝,在他的兄弟们中,往往并不是最杰出的那个人,甚至很平庸。 那老皇帝与宰相们是傻子吗?为什么不立最贤能的那个皇子当太子去接班? 1、 看《...
评论  0  访客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