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命理学与天文学是有着强相关的。
在商周时期之前,阳历为十月太阳历,曾风行数千年。之后随着阴阳历的兴起,太阳历逐步失去官方历法地位而流于民间。在十月太阳历之中,36天为1个月,全年一共10个月,额外的五天为“过年日”,共计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为闰年,共366天。全年分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这10个月也对应着十天干。
而地支是阴历纪年法,根据月亮公转来设定,正好每个地支为1个月。如今我们用的是阴阳历,也称之为太阴太阳历。
已知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土星公转一周约为30个地球年,而木星公转一周约12个地球年。
现在假设地球、土星、木星与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后同时按各自的速度公转,地球则每一年都会运行到起始点MTD上(如图)。而土星在第一个10年后则到达T1位置,木星则到达M1的位置上。此时,土星木星太阳是在同一直线上。
土星再移动下一个10年后,运行到T2位置上,而木星运行到M2位置上。此时,土星木星太阳又一次在同一直线上。再经过10年,土星完成一周的公转回到起始点MTD的位置上,木星则运行到M3的位置上。此时,土星木星太阳又一次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运行下去,再过30年,则土星和木星同时回到起始点MTD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地球、土星、木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时开始按各自的速度公转,要60年才能运行到起始的状态。这期间地球公转了60圈;木星公转了5圈;土星公转了2圈。
按照木星约12个地球年公转一周,将运转圆周分为12个区域,那么每个区域就是30°,每个区域木星都要运转一年。如上图把每个区域用十二地支标注出来的子区域起点定在地球木星土星同时运行的区域,将十二地支以顺时针排列。以木星运行开始的年份为甲年,这样十天干每10年一轮回,就会发现随着木星的运行,五阳干(甲、丙、戊、庚、壬)落点在阳支区域上,而五阴干(乙、丁、己、辛、癸)落在阴支区域。
这刚好就是命理的六十甲子中阳干与阳支相配,阴干与阴支相配的原理。全部加起来也正好是六十个一循环。
根据土星和木星还有太阳,每10年有一次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它们对地球的力或者说磁场,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来说应该是最大的。于是,在两次土星、木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这个时间段里某一五行,就会有一个从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也就是命理中所说的五行旺衰(旺相休囚死),十二生旺库原理所在。
比如拿甲年干来说,由甲到乙到丙到……癸,再回到甲木,这个过程中甲木力量的变化应该遵循下面的顺序:甲L 乙L1 丙L2 丁L3 戊L4 己L0 庚L4 辛L3 壬L2 癸L1 甲L。
如果用L来表示甲木在循环中的力的大小变化,那么就应该有上面的排列。也就是说,处在乙木和癸水年的时间段里甲木的力量都是L1,这表示在乙木时间段里甲木的作用力与癸水时间段里甲木的作用力是相同的。
这里只能说明阳干力的变化,因为在阴年土星、木星、太阳永远不能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将五阳干的力的循环都用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会惊奇的发现天干五合处(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恰好是阳干力最衰弱的时候或者说力量为0的时候。
如果以上的五阳干力的循环是正确的,则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劫财(乙)和正印(癸)、食神(丙)与偏印(壬)、伤官(丁)与正官(辛)、偏财(戊)与七杀(庚)、正财(己)与比肩(甲)每一组中的六亲对甲木施加力是相同的。如果结论正确,那么在命理学中力量的量化就成为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这组数据:
土星、木星、太阳每10年有一次在同一直线上。这似乎就是命理中大运(10年/大运)的来源。
土星、木星每20年在太阳的同侧交汇一次。这与风水学中的地运每二十年一运又一致。
从上述也可以看出,天干是在不停的移动的,而地支则相对静止。所以天干轻而地支重的原则似乎也是从这上面而体现出来。
- 微信:1715524655
- 公众号:秘术网